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法官杨燕:17年坚守基层,用法律温暖民心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1: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法官杨燕:17年坚守基层,用法律温暖民心

面对案件,她恪守真理、刚正不阿;面对当事人,她耐心细致、温和亲善。她总说,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她是杨燕,现任察右后旗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法官。从书记员到法官助理,再到案件评查专员、法官、副庭长,默默耕耘17载,杨燕用心、用情、用专业态度诠释“法”的真谛。

近日,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班某在其母亲的搀扶下缓步走进察右后旗人民法院办事大厅。看到他们走进来,杨燕放下手里的工作,快步走上前握住班某的手:“最近气色不错,看起来比上次好多了,快进来坐。”

再次听到熟悉又亲切的话语,班某难掩激动之情:“好久不见了,杨法官,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今天我和我母亲专程过来看看你。”看着眼前的当事人,杨燕心中百感交集,彼此的手也握得更紧了。

2013年,班某在工作期间遭遇意外伤害导致双目失明,班某遂向察右后旗人民法院起诉其所在公司要求赔偿。经调解,该公司依照协议同意每月为班某支付伤残津贴和生活护理费等费用,直至当事人60周岁为止。不料,该企业后因经营不善导致停产,无法持续对其进行经济赔偿。

一头是因失明无生活来源,多年拿不到赔偿金的班某;另一头是因倒闭没有执行能力的企业。面对复杂棘手的案情,执行法官杨燕积极寻找案件突破口,多方奔走,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权益。

经过多次走访,多方协调,杨燕和同事们打了上百遍电话,发了无数条微信终于联系到该企业现有法定代表人,最终通过沟通协商解决了赔偿金问题。

“案件办理过程中,杨法官耐心细致地为我们做调解工作,不仅了结了案子,还打开了我儿子的心结。他现在精神状态好多了,杨法官真是救了他的命!”面对记者的采访,班某的母亲动情地说。

对案件当事人来说,一生或许只会来一次法院,立案、调查、开庭、审判,每个环节都是“天大”的事。“对法官来说,每一个案件考验的不仅是自身的专业素养,也是司法为民的初心。”她这样要求自己,也时常跟年轻的同事这样讲。

为案件权益人双胞胎姐妹协调办理出生证明、跨越200多公里为20多年前的案件申请人送案款、为无法实现权益的申请人多方协调解决问题......多年来,在一桩桩一件件案件中,杨燕用自己日复一日的真心付出走进了群众心里,让更多的人在维护权益和需要援助时,相信法律的力量。

教育17年来,办公地点、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审判领域,一切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杨燕对司法工作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状态和作为一名法律人守护公平的坚定初心。

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兼顾工作生活并不轻松,2018年杨燕不幸查出患上甲状腺癌,突如其来的噩耗给了她重重一击。但她很快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杨燕的病情逐渐稳定。之后,她便很快回到工作岗位上,并来到法院执行局工作。

“在法院系统,大家都知道执行工作难度大、压力大。当时,周围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选择,亲近的人甚至会劝她为了身体和家庭选择相对轻松点的岗位。但她从来不是个拈轻怕重的人。”察右后旗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卢淑娟对杨燕这样评价。

当时正值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要求执行局实现执行指挥中心一体化建设。在没有技术指导、没有成功案例可参照的情况下,杨燕一遍遍阅读文件、一次次请教有经验的执行干警,经过一个月反复思考、研究和无数次推敲、修改,最终将执行指挥一体化流程方案确定并付诸实践。

从事法官工作17年来,杨燕始终扎根在基层,精心办铁案、带头打硬仗,用女性的细致与温情,屡屡啃下“骨头案”,承办案件的数量、质量一直位于全院乃至全市法院的前列。

“杨燕姐就像个永不停歇的‘小马达’,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她办案雷厉风行、果敢干练、坚守正义,是我们的好榜样。”“日常工作中,她总是带着微笑,倾听当事人的烦忧,说话轻声细语,令人如沐春风。”“杨燕同志来到法院工作十余载,历经多岗位锻炼,每个岗位都留下了她奋战的身影、奋斗的足迹。”专业、严谨、乐于接受挑战、永远保持乐观、积极向上是同事们对杨燕的评价。

埋首案卷察细微,一腔正义化于心。17年来,在法与情之间,杨燕执着地坚守一名法官的职业道德,忠诚地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尊严,用青春和汗水、毅力和奉献,诠释了一位基层法官的磨砺之路,彰显了一名法律人的初心使命。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