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远程超声机器人助力肾结石手术,江苏省人民医院实现“一对多”精准医疗
5G远程超声机器人助力肾结石手术,江苏省人民医院实现“一对多”精准医疗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成功开展多例5G远程超声机器人定位下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为溧阳分院和宿迁医院的患者同时解除病痛。这一创新医疗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展现了5G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开辟了新路径。
5G远程超声机器人:精准医疗的“千里眼”
5G远程超声机器人是基于5G网络的高速传输和低延迟特性,实现远程精准操作和实时图像传输。在肾结石手术中,这一技术主要应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关键步骤——穿刺定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一种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有效方法,需要在B超引导下建立肾穿刺工作通道,然后利用钬激光碎石、取石。其中,穿刺部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术中或术后患者的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结石的清除等。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宋宁宏表示,“在B超引导下找到合适的穿刺部位并进行‘精准穿刺’,是该治疗的核心和难点,这一步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学习曲线长,目前仅部分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泌尿外科医师能够掌握。”
“一对多”远程手术:优质医疗资源的“扩音器”
在此次手术过程中,江苏省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叶新华教授首先利用5G远程B超机器人,同时给远在溧阳分院和宿迁医院的患者进行“精准定位”。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杨杰和李鹏超分别通过远程超声的机械臂和5G实时图像传输,现场引导当地手术操作端医生,进行精准穿刺,远程完成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快速、精准、无卡顿。
这种“一对多”的远程手术模式,充分利用了专家资源,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教授表示,“5G远程医疗项目是贯彻医疗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体现,利用5G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和降低经济成本,促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政策支持:远程医疗发展的“助推器”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5G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通知强调,城市医院要通过派驻人员、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江苏省人民医院纪委书记薛明新表示,“通过5G网络可以实现专家资源最大化,帮助分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据我所知,医院通过5G远程超声辅助基层医师进行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先后在新疆伊犁、重庆、宿迁推广,既造福当地患者,又培训基层医生,打造一批带不走的医疗队。”
未来展望:智慧医疗的“新蓝海”
5G远程医疗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未来医疗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升级,远程医疗将不再局限于手术指导,而是向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延伸。从远程会诊到远程监护,从智能诊断到健康管理,5G技术将为医疗服务插上科技翅膀,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党委书记王俊宏和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院长刘强晖表示,在5G远程超声机器人指导下开展复杂手术可以极大地造福当地人民群众,对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院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实现“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
5G远程超声机器人的成功应用,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是一次医疗模式的革新。它打破了地域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得以跨越时空,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远程医疗将在未来医疗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