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来袭!全国多地冷到极致,这些地方最需防寒保暖
大寒来袭!全国多地冷到极致,这些地方最需防寒保暖
1月20日,我国迎来大寒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到来。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全国极端低温分布图可以看出,黑龙江中部、内蒙古中部、山东大部、华东沿海一带、四川盆地以及新疆部分地区等地的极端低温都出现在大寒节气。
极端低温频现,多地创下历史纪录
在大寒节气期间,我国多个城市都曾创下极端低温纪录。以哈尔滨为例,2001年大寒期间,该市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7.3℃,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同样在2000年,贵阳在大寒期间也出现了零下6.6℃的极端低温。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16年1月的大寒期间,一场被称为“霸王级”的寒潮席卷全国,多个城市的气温创下1991年以来的新低。其中,昆明的气温低至零下4.5℃,而素来温暖的海口,气温也仅有5.6℃。这场寒潮的影响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令人印象深刻。
南北差异显著,湿冷干冷各具特点
大寒期间,我国南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北方地区以干冷为主,而南方地区则以湿冷为主。以贵阳为例,常年大寒期间的湿冷日数多达4.5天,冬季常常出现“天无三日晴”的情况。长沙、合肥、武汉、南昌等城市在大寒期间的最高气温往往不足5℃,室内外温差较小,湿冷感尤为明显。
相比之下,北方地区的寒冷虽然更为剧烈,但由于空气干燥,体感温度相对较高。此外,北方地区普遍有供暖设施,室内温度能够保持在舒适水平,因此寒冷主要体现在户外活动时。
防寒保暖需重视,生活饮食要调理
面对大寒期间的严寒天气,防寒保暖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外出时需适当增添衣物,特别要注意头颈、腰、膝、踝等部位的保暖。其次,饮食方面应注重温补,可以适量食用糯米、白菜、油菜、胡萝卜、菜花等食材。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提供充足的热量,还能帮助身体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阳气升发的气候特点。
此外,大寒时节也是冬季进补的最后阶段。建议适量食用味甘的蔬菜,避免过度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
年终岁尾迎新春,寒尽春生待芳华
大寒不仅是冬季的终结,更是新春的序章。民间有“大寒迎年”的习俗,人们会通过食糯、扫尘、贴年红等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虽然大寒期间天气严寒,但这也预示着春天的脚步日益临近。
正如古人所云:“人间至此冬色尽,春暖花开不久时。”在寒冷中,我们不妨静待春归,期待万物复苏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要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共同度过这个寒冷而充满希望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