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中的核潜艇黑科技大揭秘
《蛟龙行动》中的核潜艇黑科技大揭秘
作为2025年春节档备受期待的军事动作大片,《蛟龙行动》不仅延续了《红海行动》的高水准制作,还在军事装备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电影中的“龙鲸号”核潜艇是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全长231米,不仅外观逼真,内部设施更是高度还原实战状态。此外,电影还展示了深海基地、单兵飞行器等尖端装备,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感官的双重震撼。这些装备不仅展现了我国军事科技的发展成就,也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看点和亮点。
电影中的装备揭秘
“龙鲸号”核潜艇
在《蛟龙行动》中,剧组1:1打造潜艇四艘,总长度达231米。其中“龙鲸号”潜艇置景长达120米,这也是迄今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其长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仅外壳的搭建就花费了8个月。这个全球最大的潜艇道具是电影工业的奇迹,为中国首部核潜艇电影奠定了高起点;更用前所未见的规模和工艺,定义了全球潜艇电影的新标准。演员杜江表示第一次见“龙鲸号”时吓了一跳:“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好多,看起来就是个真潜艇。拍摄时当地市民和游客都以为真的有潜艇部队和潜艇要落户青岛了。”
深海基地
在《蛟龙行动》中饰演声呐兵的王俊凯,从声呐中听到了不寻常的信息,画面一转,一座海底基地赫然出现在观众眼前。深海基地的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提出,而大洋彼岸的漂亮国,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致力于打造“海底威慑”“深海技术”等各种计划,而且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可见,《蛟龙行动》中体现的确实是近未来战争的前景,甚至于深海水下航母都不是停留在概念层次的装备,所以《蛟龙行动》里对深海基地、核潜艇的直观呈现,看得出,主创对前沿军事领域的探索和了解。
单兵飞行器
蛟龙小队为了执行任务,从疑似071型船坞登陆舰上出发。071是老装备,这一点没什么可说,但他们身上类似“钢铁侠”一样,外形科幻的单兵飞行器,却让人眼前一亮。这玩意有四个喷口,外形科幻,不同于现有的单兵飞行器,不需要士兵用双手操控,即可完成飞行起落。预测蛟龙小队是要通过这款飞行器,突防境外势力盘踞的基地或老巢展开攻击行动。
现实中的技术发展
核潜艇
中国已研发041型小型核潜艇,水下潜航排水量4000吨左右,采用独特的“核电池”供电系统,利用小型反应堆为艇载蓄电池充电,形成全电推进系统。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续航能力,还降低了噪音,使其更难被探测到。041型核潜艇可以携带多种武器,包括鱼雷、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具备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
深海基地
深海水下技术装备是认知深海、开发深海资源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的关键,拓展深海新空间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挑战,亟需高水平的深海水下技术装备作支撑。深海装备技术体系及发展战略研究,需要从深海观测 / 探测与感知系统、水下施工作业装备、深海水下油气生产系统、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4个方面出发,梳理国外深海水下技术装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单兵飞行器
英国Gravity Industries公司研发的飞行背包已在军事领域得到应用。法国陆军在国家步兵日活动中测试了“飞行士兵”概念,认为飞行背包可以提供无与伦比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该公司创始人透露,将在未来18个月内与两个国家的武装部队签署价值“数千万美元”的采购协议。
电影与现实的对比
《蛟龙行动》中的装备虽然充满科幻感,但很多设计都基于现实技术。例如,“龙鲸号”核潜艇的外观设计与我国最先进的094型载人深潜器有相似之处,而单兵飞行器也与现实中正在测试的飞行背包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装备的展示不仅体现了我国军事科技的发展水平,也预示了未来军事装备的发展方向。
结语
《蛟龙行动》通过展示先进的军事装备,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也展现了我国军事科技的发展成就。这些装备的设计和展示,体现了我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进步,同时也为未来军事装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影中的这些“黑科技”装备,未来都有可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