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很重要
青少年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很重要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3-18岁青少年中,有14.4%的人自感幸福感较低,18岁以下青少年抑郁患者占比更是高达30.28%,高中阶段这一比例更是攀升至40%。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无数青少年正在为情绪问题所困扰。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也是一个开始由家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抑郁
青少年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严重的要数青少年抑郁症,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如果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了、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轻生的念头。
性烦恼和性困惑
性烦恼的产生是由于性意识觉醒之后青少年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所致。性困惑的由来是青少年对自身性发育、性成熟的生理变化产生神奇感及探索心理。由于社会伦理道德的约束和对性教育的神秘化,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冲突。他们常认为“性是不好的”、“对异性长辈出现性幻想是可耻的”、“手淫对身体是有害的”等,出现对性的消极评价和过度的性压抑。男孩对手淫、遗精、性梦的错误认识,女孩对月经、性幻想、自己体象的消极认知和评价,偷看黄色录像,早恋及过早性行为等,是青少年期较为突出的心理行为问题。
学习压力
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青少年及家长前来咨询的常见问题。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更为集中和突出。
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自尊心又极强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体中感到压抑感和孤独感,被这种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
沾染不良习惯和不良嗜好
青少年期虽然心身发展较快,但此时他们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同时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使他们很容易受同伴或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易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现在有不少青少年沉迷于电子游戏、电脑游戏或上网而不能自拔,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因交损友甚至走向吸毒、偷窃等违法犯罪之路。另外,具有行为问题(如反社会行为、家庭内暴力、出走、自杀等)的青少年,通常遭到过太多的批评、指责,他们对成年人几乎都充满敌意和不信任,往往较难纠正。
家庭和学校的作用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的心理素养和辅导能力;家庭应注重情感沟通,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社会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青少年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通过三方的紧密协作,共同筑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护网。
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青少年情绪管理与自我调节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成为自己情绪的“小侦探”,青少年可以逐步学会识别、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与发展,也将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携手合作,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识别情绪:基础词汇与图表
首先,教给孩子基本的情绪词汇,如快乐、悲伤、生气、惊讶、害怕等,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情绪卡片、面部表情图片或简单的动画,帮助孩子将不同的情绪与相应的标签相对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渐引入更复杂的情绪词汇,如沮丧、尴尬、自豪等。同时,制作一个情绪图表,用不同的表情符号代表不同的情绪,帮助孩子直观地理解并识别情绪。
记录与反思:情绪日记的力量
鼓励孩子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以及触发这些情绪的事件。这有助于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如何被外界影响的,并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情绪日记不仅是一个记录的过程,更是一个自我发现与成长的过程。
观察与模仿:从生活中学习
引导孩子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表达,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声音等,从而学会从多个角度判断情绪。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模拟不同的情绪场景,并尝试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这有助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情绪表达技巧。
调节技巧:多种方法并用
- 深呼吸与放松:教给孩子深呼吸和放松身体的技巧,当感到紧张或生气时,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平复情绪。
- 积极思考:引导孩子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
- 情绪转移:通过做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活动转移注意力,以帮助他们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
- 表达与分享:鼓励孩子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如通过绘画、写作、唱歌或与他人交流等。同时,家长要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给予他们理解、支持和指导。
社交与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社交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调节至关重要。他们可以与家人、朋友和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建立支持网络和友谊,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压力,增强自信心和情感稳定性。当遇到情绪问题时,找合适的人谈一谈,具有缓和、抚慰、稳定情绪的作用。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面临严重的情绪问题,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情绪困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面对日益凸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携手共进,才能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心”开始,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未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