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主创团队揭秘:林超贤如何带领“蛟龙”冲破极限?
《蛟龙行动》主创团队揭秘:林超贤如何带领“蛟龙”冲破极限?
2025年大年初一即将上映的《蛟龙行动》,是导演林超贤继《红海行动》后的又一力作。这部电影不仅是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影片,更是一部展现中国电影工业实力的标杆之作。然而,在这部影片背后,是导演林超贤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创造的电影奇迹。
“拼命三郎”林超贤:用生命拍电影的导演
林超贤,这位被业界称为“魔鬼导演”的电影人,以其对电影品质的极致追求而闻名。在《蛟龙行动》的拍摄过程中,他再次展现了自己“拼命三郎”的本色。
为了拍摄水下戏份,林超贤亲自带领团队在室外挖了一个18米深的水库。在零下的寒冬,他不顾严寒,亲自下水拍摄。总制片人于冬回忆道:“拍摄时是冬天,我穿着羽绒服都瑟瑟发抖,很多外国演员都怕冷不敢下水,但导演扛着摄影机就下水拍摄了。”
这种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深深感染了每一位演员。黄轩说:“导演每天都穿着迷彩服,拿着枪,到处跑。你就能很明确地意识到他有多热爱这一切。”蒋璐霞更是透露:“当时气温是零下,导演发着烧下水,一拍就是一天。导演特别辛苦,也给了我们很多力量。”
技术突破: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高度
《蛟龙行动》的拍摄过程,堪称一次电影技术的革新。为了真实还原潜艇内部场景,剧组几乎1:1还原了多艘潜艇。张涵予第一次看到潜艇指挥室时感叹道:“全傻了,见过那么多景,没见过这么逼真的潜艇指挥舱,每一根电线、钉子百分百还原,这个景太震撼了。”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潜艇并非摆设,而是可以实际操作的。黄轩说:“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是真实可以操作的,每个按钮按下去都有反应,小显示屏播放显示信息,真的是叹为观止。”
除了潜艇场景,影片还在真实的钻井平台上拍摄。林超贤透露,和钻井平台谈拍摄非常难,开始他们始终拒绝,怕不安全,而且剧组演员们要坐直升机过去,而大部队带着设备上油井要坐一天一夜的船。所以不但要在上面拍,还要在上面住一个多星期,最后是软磨硬泡死磕下来,油井上条件艰苦,所有演员都是打地铺睡在地上。
演员团队:在极限中突破自我
在《蛟龙行动》中,演员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达到真实效果,林超贤要求演员们提前进行严格训练,甚至在拍摄期间也是训练和拍摄交替进行。
水下戏份要求演员们潜水到十几米深,关掉灯、一片漆黑,会有人扒掉眼罩和呼吸管,要自己摸索戴好。于适回忆道:“这部电影不像动作片那样打戏有套招,都是非常真实的打斗,拍摄很艰难,因为外籍演员都是200多斤,一米九几,很强壮,动作设计真实、不花哨,完全是真实战场的样子。”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于适和黄轩的一场搏斗戏。两人为了这场打戏训练了半个多月,然而林超贤对质量要求极高,最终还是决定全部推翻重来。这种对完美的追求,正是《蛟龙行动》能够突破极限的关键。
超越争议:用诚意回应质疑
面对外界对影片营销的质疑,林超贤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应。他们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用汗水和努力,打造出一部足以让观众满意的电影。
正如林超贤所说:“我们拍出的电影,一定要对得起观众的电影票。我们要让观众感受到,走进影院看这部电影值回票价,不虚此行。”这种对观众负责的态度,正是《蛟龙行动》能够突破重重困难,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根本原因。
《蛟龙行动》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中国电影人对极限的挑战。在林超贤的带领下,这支“蛟龙”团队用他们的专业精神和不懈努力,为中国电影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