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忠德:一位岭南中医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58:5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忠德:一位岭南中医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在广东,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德叔”。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临床医生,更是一位致力于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领军人物。从1988年毕业至今,他在中医药领域耕耘了36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国医大师。

01

从医学生到名中医:一段坚持与传承的历程

1988年,张忠德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进入广东省中医院工作。同年,他拜广东省第一批名老中医甄梦初为师,开始了他的中医之路。在甄老身边,他学习到了“治湿”要“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的独特诊疗方式。

2004年,已经成为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中医临床能力,又师从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脱产跟师抄方学习一年。从晁老那里,他领悟到了“治痰十法”“治肺八法”“相反相成法”等宝贵经验。

在临床实践中,张忠德始终重视辨证候、立治法、选方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临证经验,特别是在久咳、顽咳、久喘的中医辨治方面。这些经验在他后来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2

抗疫战场上的“急先锋”

张忠德的从医生涯中,两次重大疫情成为了他展现中医力量的重要舞台。

2003年“非典”期间,时任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急诊科主任的张忠德,主动承担起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和护理工作,不幸因此感染病毒,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这次经历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用中医治病救人的信念。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张忠德再次挺身而出,14次驰援各地,运用中医、中西医协同治疗患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他常说:“病人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正是他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03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创新者

作为岭南中医的代表人物,张忠德深知中医药要发展,必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他积极推动建立中医领域完备的实验室体系,参与和建立了多个重大创新平台,如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

在教学方面,张忠德不仅注重临床实践,还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2020年10月,广东省中医院与朝天小学联合打造“岐黄护苗·培根铸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研学活动,每周二下午,广东省中医院都会派出不同的专家团队进驻朝天小学,将形式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生活方式带到师生身边。

04

“行医如行善”的医者风范

在张忠德看来,行医如行善,医德是最重要的。他常说:“一个人只有有大德、有大爱,才有前景。”这种理念也体现在他的日常工作中。他常常为有困难的患者垫付药费、亲自带需尽早入院治疗的患者办理住院手续。他的门诊挂号名额常常从25个加到60个甚至70个,忙到下午两三点才吃“午饭”是常事。

如今的张忠德,头顶着“全国名中医”“岐黄学者”的头衔,但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勤奋的学习态度。每天清晨5时多,他在晨运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读古籍、查处方、翻病例、看论文。他常说:“学不够”“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弯道超车、投机取巧是走不长远的。”

从一名普通医学生到岭南中医的领军人物,张忠德用他的医术和医德,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成长史,更是当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缩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