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书法共同体与新疆喀什学生共书“福”字迎新春
宝山区书法共同体与新疆喀什学生共书“福”字迎新春
近日,上海市宝山区学校书法共同体与新疆喀什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同侪课程,两地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共同学习书写“福”字,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
活动当天,上海市宝山区共富实验学校的书法教室内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中午12点,学生们通过视频连线与远在新疆的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实验中学的学生们互相问候,分享春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在课程中,宝山区书法学校共同体教研组长、共富实验学校老师向两地学生讲述了“福”字的字源、不同书体的演变、楷书“福”字的字形结构分析,又指导大家拆解“福”字的结构、笔画,启发大家总结书写要点。大家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与老师互动交流,随后一同拿起毛笔,在纸上练习书写着“福”字,一笔一划间,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限的祝福与希望。从练习纸写到红底纸,大家逐渐熟练,互相展示作品,成就感满满。教室里笔墨飘香、暖意融融。
此次活动不仅限于共富实验学校和喀什实验中学,宝山区书法共同体的其他成员校,如淞滨路小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宝山双语学校也一同参与。这种多样态的教学模式,不仅促进了区域间师生的高效互动,也实现了书法教育资源的共享。
活动结束后,两地学校计划将学生书写的“福”字进行互换。这一创意不仅让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此次活动是宝山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又一创新实践。作为上海市整校推进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样板校,共富实验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地域与时空的限制,实现了异地同步的线上线下融合式书法教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活动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宝山区共富实验学校校长表示:“我们用书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通过数字技术,我们能够打破地域限制,让书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多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喀什实验中学的高一学生骆骁骧说:“虽然上海和新疆远隔千里,但是今天共同上的这一堂课、写的‘福’字,把我们新疆和上海两地连结到了一起。我们在沪喀两地共书‘福’字迎新年,感觉很有意义。”
未来,宝山区书法共同体将持续推进常态化书法同侪课程,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书法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