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数字孪生赋能!看“微网格”如何实现“大治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3: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数字孪生赋能!看“微网格”如何实现“大治理”

近年来,上海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六里三居民区依托数字孪生底座平台,通过“微网格”建设实现基层治理创新。该居民区将9个自然小区划分为12个微网格,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参与、网格员走访等方式,有效解决了社区治理中的各类问题。

今年以来,针对自然小区多、分布散的特点,浦东新区南码头路街道六里三居民区依托数字孪生底座平台,把“微网格”建设作为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将9个自然小区,115个楼栋共2009户约4500名常住居民,划分为12个微网格(其中小区内网格11个,街面网格1个),积极探索适合辖区特点的运行管理机制,聚焦社区治理最小单元,形成了一套职责明确、运作高效的网格体系。

居民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5个党支部建在微网格上,并由12名社工担任社区微网格员,在115个楼组设立党小组,形成了“织牢一张网,细分责任田”的“1+5+12+115”微网格治理架构。

今年以来,居民区充分发挥党小组作用,依托党建网格科学布局和资源优化,全面推动各小区微网格与“红色业委会”融合共建。通过让业委会成员担任微网格党小组组长、让党员骨干在微网格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将一个个“红色细胞”激活,为各小区业委会规范运作、提升服务效能奠定了组织基础。

浦三路637弄小区的胡文毅就是这样一位热心的在职党员,作为第五支部书记的他,每月定期组织辖区党员召开组织生活会,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给党员们上党课,还发动身边不少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治理当中。

年轻党员岑国荣,同样在党建引领微网格治理的影响下,成为了红色业委会成员,积极发挥党员标杆作用,为“红色业委会”促进基层社区服务的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坚强保障。

目前,居民区6个业委会班子中,党员占比达53%。

“每天进楼道,唠家常,多了解一些居民的需求,想办法尽量多帮大家解决一些困难,我觉得很有意义。”网格员任丽丽这样说。作为一名网格员,及时了解网格内居民需求,定期巡查网格内大小事及独居老人情况是她的主要工作之一。

上个月,在日常走访排摸中,任丽丽发现齐恒路95弄某户之前一无人居住的空户,突然居住了一位老人。经询问,70岁的老人朱阿姨因个人原因暂住此地。得知老人独自居住,任丽丽格外上心,帮助她解决助餐及医疗服务问题。

某日,朱阿姨突感身体不适,拨打了网格员留下的紧急联系电话。当天的值班网格员蒋家豪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过数字孪生平台,紧急联系到老人家属并将其送往医院救治。事后,网格员还了解到老人的家庭矛盾,与属地民警一同多次进行调解,解了老人的心结。老人出院回家后,网格员还定期走访关心老人的生活起居。

平均每人每天2-3小时的社区走访排摸,网格员们用脚步丈量辖区每一处角落,走进每一个楼栋,拜访每一户家庭。居民与网格员建立微信群,“有事就找网格员”成为居民共识,提升了社区微网格治理效能。

截至目前,六里三居民区通过网络走访,发现、处置、解决居民业主的各类问题达21起。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社区治理的队伍中来。六里三居民区的10名社工团队中就有7人是“社工经历刚满甚至未满1年的”,对于居民区而言,“新人”的到来,给传统的社区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工作方法。同时,老社工们丰富的经验和业务能力也与之相辅相成,在日常的网格治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期,由于辖区内小区分布散,物业管理难等原因,新网格员们在面对市容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考核两项重点工作时遇到了难题。严丽娜是居民区的老社工,负责卫生条线。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她每周召集九个小区的6个物业经理与该小区的网格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将网格内的事务统一收集,逐个解决,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她的帮助下,几位年轻的网格员很快吸收经验,掌握了工作方法,大家协同合作激发工作动力与条线合力,化解了各自辖区内的难题矛盾。由于在该项工作中底数清晰、工作扎实,六里三居民区多次获得街道“三个实有”优秀工作室称号,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在推进微网格治理社区基层建设工作中,六里三居民区创新打造“一纵一横”的党建联建和社区治理工作理念,纵向构建“居民区党总支-社区党支部-网格楼道党小组”的组织体系,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横向整合辖区九个小区的6家物业公司、周边单位等力量向网格下沉延伸,形成“治理链条”,从而发挥居民区党总支“轴心”作用,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延伸到楼道里。

结合当下垃圾分类、市容环境等重点工作,居民区联合属地民警、城管、物业、党员志愿者、微网格员组成网格小组,集中力量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一些社区矛盾,居民区又将“达人力量”引入到微网格中,实现“从网格中来到网格中去”,用居民自治的力量化解难题,创建和谐社区。

居住在齐恒路33弄的社区党员胡敏,是上海环境油品发展有限公司的团工委书记,自从到社区报到后,她就开始参与到社区各项活动中。前不久,她了解到凯德莲公馆小区的部分居民反映有广场舞扰民的问题,便主动与网格员沟通一同协调解决这一难题。

起初,由于各自立场不同,协商过程并不顺利。就在调解陷入僵局时,胡敏与网格员们发现广场舞团队中有几位是不同小区相熟的老朋友。于是,她们便逐一走访,耐心做劝导工作。很快几位参与广场舞的社区党员和志愿者又分别在各自小区开展了其他队员的沟通工作。几天之后,大家便将每天跳舞的地点,转移到了几百米之外的“吟风公园”一角,解决了这一矛盾。

六里三辖区旧属北蔡镇管辖,部分区域是由原来的村改居而来,许多“老土地”对社区归属感不强。居民区公共绿化带杂草丛生,小区道路坑坑洼洼,不少居民被这些烦心事困扰。

微网格工作开展以来,居民区将小区周边地块和道路一同纳入网格化管理,尝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民生“微改造”,提升社区“新风貌”。居民区打造以回忆“六里”元素为主题的社区文化墙。利用原有实体围墙,经装饰后分别展示古代、近现代有关六里的历史和图片,真实还原了六里片区从古至今的历史风貌。同时,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及品质社区建设要求,在特色文化墙外面的入口处竖起了一面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墙,让文明实践融入绿化景观,根植于居民们的心中。

改造后的微网格不仅提升了原本的社区环境,更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充分把文化浸润在网格中,增强了居民们对社区的家园情怀和地域归属感。

“社区工作的核心是服务,科学的平台和精准的数据使我们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了可能性。将微网格管理和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融入到目前的基层治理当中,以更科学的方法和更快速精准的动态数据支撑助力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是我们下一阶段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六里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谢玉所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