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池”的前世今生
“曲江池”的前世今生
曲江池是西安南郊的一处著名风景园林,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以浩瀚的水面为中心,四周环绕着亭台楼阁、杨柳依依,是唐代著名的游赏胜地。如今的曲江池遗址公园,不仅重现了昔日的自然美景,更通过雕塑、建筑等人文景观,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西安之旅七:
曲江池原先未有所闻。到了西安,听酒店老板娘说,这是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地,且有很多的雕塑与典故,游人也不多,景色非常自然,清幽,值得一游。这便增强了我前往的欲望与自信心。立马在手机上查阅了资料与路线图,趁个清朗的早晨,坐地铁径直寻去了。
曲江池以浩瀚的水面为中心,在入口处,一眼望去,湖心岛,亭台楼阁,杨柳依依,曲江池遗址公园映入眼帘。公园环绕曲江池设有跑道,只见西安人在跑道上疾走锻炼,一圈下来,4.6公里,汗水淋漓。我犹豫了一会儿,决定检验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与西安人一起,边走边拍。
没想到,西安还有这么漂亮的自然景观。其实,曲江池是有很深文化底蕴的。曲江池,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历时千年。尤其是唐代大规模营建曲江,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大雁塔,曲江池水域千亩、成为名冠京华的游赏胜地,人们不论贫富贵贱,均在这里玩耍取乐。
唐朝很多大诗人都游历过曲江池,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在唐诗中有一类“曲江诗”。在唐代文人眼里,曲江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会流连于此。一池曲水,亭台楼阁,竟成了唐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如今,为还原当年的情景,曲江池周边兴建了唐代的仕女图,文人们的石刻雕塑,让我们一起走进曲江池的雕刻诗词中去游览体验一番吧。
在古都西安的南郊,有一座唐代著名的风景园林,它就是曲江池。虽然古时属皇家园林,现今却是人人可来此游玩的免费城市公园。
在这碧波荡漾、画舫悠悠的湖水旁照相,看看谁的动作更新潮,生活就这么简单。
曲江因水流曲折得名。秦朝时,秦始皇在这里修建了离宫,宜春宫,那时这里是一片池沼。到了汉朝,开了渠,水面扩大,汉武帝把曲江列入皇家苑圃。到了隋朝,隋文帝修建大兴城,曲江被纳入城廓之中。到了唐朝,浪漫皇帝唐玄宗恢复了“曲江池”的名称。唐朝的许多皇帝都曾到过曲江,其中唐玄宗到曲江的次数最多。他常带杨贵妃到这里吟诗唱和。
如今公园修建了许多雕塑,活灵活现,叙述与诠释了当年的情景。
曲江池自古就是人们出游和举行宴会的地方,每逢重要节日,皇帝就会携带嫔妃在此赐宴群臣,赏景赋诗踏青和“看马花”。此图展现的正是长安百姓骑着五花马,来到曲江池畔踏青游宴的场景。
载歌是唐代春季重要的节日活动。春游之际,长安仕宦以大车结彩帛为楼,载女乐多人,载歌载舞,蔚为壮观。雕塑表现得正是活动的场面。
曲江池,作为古时文人墨客最爱的地方之一和唐诗有着不解之缘,如今这里屹立的一座座雕塑,让人窥见唐代诗歌艺术。李商隐“怅望江头”雕像。在长安的一段时间里,李商隐游赏曲江时写下《暮秋独游曲江》“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盛唐时期,贵族仕女,车马侍从,樽壶酒浆,悠游宴乐于曲江。新中的进士,在考场及第之后,也每每成群结伴,到曲江摆筵席,饮酒作乐,被称为“曲江流饮”
唐时曲江,水盛花繁,游玩之风盛极一时,每年春日放榜之时,酒觞倾地流,誉为“酒地花天”。
“曲江水满”雕像。韩愈兴致勃勃地邀张籍、白居易一同游曲江,可惜白居易却未能赴约,韩愈不禁吐槽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曲江春景如此之美,白兄你为何不肯前来呀?
一众“诗人”依旧屹立在那里,向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古今明月终照我,相逢有缘与长安。“元白盛游”雕像。描述的是一段诗坛传奇,相传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白居易与好友同游曲江,设席畅饮,他忽然想到今日缺席的诗友元稹,便随即题诗一首:“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过了十几日,梁州使者送来元稹书信一封,附有《纪梦诗》一首:“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
杜甫“江头醉归”雕像。展示的是安史之乱后,杜甫随朝廷回到长安,重游曲江看到了曲江萧条的景色,写下了《曲江对雨》,发出了“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的感叹。
唱和江头。唐代刘禹锡与白居易相交至笃,时称“刘白”,二人仅曲江唱和诗达百余首。雕塑以吟诗,抚琴场景刻画了诗人的悠闲雅致和深情厚谊。
如今在曲江池为观众展现了有血有肉、立体鲜活唐代诗人形象。通过这些雕像我们看到了唐朝时期最普及、最成熟的唐诗艺术,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精华,诗歌创作的巅峰。
曲江亭是曲江池遗址公园的主题亭。在唐代北有大雁塔,南有曲江亭,在历史上曲江亭就是一处现实存在的建筑。曲江亭上有一副对联:“花明夹城道,柳暗曲江头”,就是对当年唐玄宗通过夹城来曲江池游玩时的描写。
曲江池位于西安南郊。直到2007年7月,西安市完美地再现了曲江的历史。秉承“展示盛唐文化,体现生态自然”的理念,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独特景观体系。
西安的阅江楼不同于南京。依托周边人文传统,恢复性再造曲江的亭台楼阁,再现曲江地区“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唐末,曲江池因战乱宫殿废圮,池水逐渐干涸,后被垦为田圃,园林盛景几无所存。如今,曲江两岸,宫殿连绵,楼阁起伏,垂柳如云,花色人影,景色绮丽。
这么多年过去了,西安人把它亲切地称为南湖,就像一个休闲公园一样。在这里划划船,放放风筝,或三五好友在这里吹吹风,聊聊天,钓钓鱼。有时,在石碑前朗诵白居易《长恨歌》的千古大作,顺着文字的脉络不自觉地走进了那个动人的故事里。曲江池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了西安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藕香榭,呈M型的亭子,这里是端午节龙舟赛的最佳观景点。“藕香榭”是苏州怡园中的一处著名景观,借用这个名字来称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
在唐时,曲江池畔的杏园,是文人雅士聚会重要场所,人们结伴在这里吟诗作赋、赏景抒情,诗人杜牧在《杏园》写下了“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的故事。
遥想亭台楼阁,依附于江河之畔,或点缀于园林之中,每一处的细节均蕴藏在曲江池的景色中。
从“曲江胜迹图”可看到:西安,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深深的文化底蕴。历经千年风霜,魅力不减;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城市,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