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惊蛰至 春耕忙:科技赋能下的中国春耕图景

创作时间:
2025-03-14 10:43:2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惊蛰至 春耕忙:科技赋能下的中国春耕图景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305/c63e0b264bf34fdf8d3d94895ffa1102/c.html

惊蛰至,春雷动,万物生。随着天气转暖,中国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时节。从塞上江南到鱼米之乡,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田野间处处是繁忙景象。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各地的田间地头,感受春耕生产的火热场面,领略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

宁夏:智慧农机助力春播

在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一幅科技感十足的春耕画卷正在展开。银川、吴忠等地的春小麦已陆续进入播种期,现代化智慧农机成为农田里的主角。

在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四支渠村的千亩示范田中,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大型播种机正在高效作业。这种智能化设备不仅提高了播种效率,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据当地农民介绍,3天时间就能完成1300亩春小麦的播种任务。

陕西:智能化大棚引领现代农业

在陕西汉中盆地,春季农业生产的大幕已经拉开。城固县莲花街道庙坡现代农业园区的第五代智能化玻璃大棚刚刚建成,这套物联网智能系统可实现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的精准监测,以及采光度的智能控制,还能进行水肥一体化喷灌。

通过智能化管理,不仅减少了人力投入,还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这种现代化农业设施的运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河北: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两条化肥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全力保障全国春耕用肥需求。今年以来,企业已累计向市场发运22.5万吨春耕化肥。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利用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施、气象站、无人机等智慧设施,对小麦进行实时监测、灌溉等管理,实现了农业生产轻松、精准、高效。

山东: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山东威海文登区宋村镇硝二村的草莓西红柿大棚内,村民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采摘、分拣与装箱工作。由于当地土地盐碱化严重,传统农作物难以生长,宋村镇因地制宜,引进适合盐碱地种植的特色蔬菜品种,并推广现代化大棚种植技术。

在山东济宁微山县傅村街道小麦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朱辉正在操作施肥机械,给麦苗追施返青肥。微山县农业技术服务部门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

安徽:科技服务助力春耕生产

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38.7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当地农户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及时落实各类田管措施,促进小麦正常生长。

铜陵市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应对“倒春寒”带来的不利影响。种植大户陈宏斌今年通过“订单式供种”服务预订了1.6万斤水稻种子,计划种植水稻1000多亩,这种贴心的服务模式大大方便了农户。

湖南:创新模式实现“一田三收”

在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镇,种粮大户周波承包的272亩农田里,金灿灿的芥兰花海与轰鸣的旋耕机交相辉映。去年晚稻收割后,周波将农田租赁给当地蔬菜种植公司种植芥兰菜苔,采摘完菜苔后的芥兰两个月后长成的花海,成为稻田里优质的绿肥。

沅江市农业农村部门介绍,“稻稻菜”模式实现了“一田三收”:双季稻保障粮食安全,冬季蔬菜对接市场需求,菜花还田形成生态闭环。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各地的春耕景象展现出一幅幅充满希望的画卷。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加智慧高效,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丰收的希望,为实现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