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业主怒怼物业捆绑收费,谁来保障我们的权益?
杭州业主怒怼物业捆绑收费,谁来保障我们的权益?
近日,杭州一位名叫周大伯的业主对物业公司将能耗费捆绑进物业费的做法表示强烈反对,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周大伯认为,物业费和能耗费应当分开收取,以确保各项费用的透明度。这一事件不仅是个体对具体收费方式的不满,更是对业主权利和物业管理透明度的法律问题的深刻反思。
物业捆绑收费现象频发
在杭州,物业费与能耗费捆绑收取的现象并非个案。据调查,杭州多个小区都存在类似情况。例如,和和品府的业主反映,一年物业费要交超1万元;勾庄板块的刚需盘物业费高达4.5元/m²/月;一些改善盘的物业费更是维持在5-6元/m²/月之间。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捆绑收费的做法正在向其他领域蔓延。在杭州拱墅区德胜东村小区,新物业甚至推出了“缴纳物业费才能办理停车包月”的新规,引发业主强烈不满。街道介入后,物业公司才同意整改,为业主提供短期停车包月服务,不再捆绑物业费。
捆绑收费是否合法?
根据《民法典》第七章关于合同的相关规定,物业管理合同应当清晰明确,涵盖费用的具体项。因此,物业费与能耗费的合并收取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以及是否在业主的知情同意下进行,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周大伯所居住的小区,候选物业单位的提案显示将原本单独收取的能耗费与物业费合并,这一变动让业主感到不安。一方面,周大伯认为,物业费和能耗费应当分开收取,以确保各项费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这种合并收取的方式也让人质疑,物业公司是否有意通过隐蔽费用增加收益,从而损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
类似案例及处理方式
在其他城市,类似案例也屡见不鲜。例如,在汕头市中信海滨花园西区,物业公司曾试图以政府指导价调整为由直接提高物业费,但被法院认定为无效。法院认为,物业费的调整属于合同变更范畴,需要经过业主大会的投票表决,且需满足“双过半数”通过的要求。物业公司不能单方面调整收费标准。
专家建议:如何破解捆绑收费难题
针对物业捆绑收费的问题,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完善合同条款:物业管理合同应明确各项费用的具体构成,避免模糊条款。对于可能涉及的费用调整,应在合同中提前约定变更程序。
提高透明度:物业公司应定期向业主公示各项费用的使用情况,包括物业费、能耗费等,确保业主对费用支出有清晰的了解。
加强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物业管理行业的监督,确保物业费的收取具有透明度和合理性。对于违规收费行为,应及时纠正并予以处罚。
业主维权:业主应增强法律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当遇到不合理收费时,可以通过业主大会、业委会或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结语
物业捆绑收费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物业公司应遵循合理、公平、公开的原则,避免因不当收费引发争议。业主也应提高法律意识,积极参与小区管理,共同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政府部门则应加强监管,确保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业主与物业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