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陶华碧“直播带货”,老干妈能否重获新生?
75岁陶华碧“直播带货”,老干妈能否重获新生?
近日,一则关于“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的新闻引发热议:75岁的她出现在抖音直播间,为自家产品带货。然而,这场所谓的“直播”实际上只是将陶华碧接受新华网采访的视频循环播放。尽管如此,这个看似简单的“直播”背后,却折射出一个传统品牌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诸多挑战。
从街头小摊到百亿帝国
1989年,42岁的陶华碧在贵阳市开了一家“实惠餐厅”,专门经营凉粉和冷面。她制作的辣椒酱深受顾客喜爱,常常有顾客专门前来购买。1996年,陶华碧正式创办了“老干妈”品牌,短短几年时间,这个最初只有4个人、8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成为一家拥有5000多名员工、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大型企业。
业绩波动与接班人困境
近年来,“老干妈”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公司营收达到53.81亿元,虽然相比2022年的52.60亿元有所增长,但仍未达到2020年的54.03亿元峰值。更令人担忧的是,陶华碧的两个儿子在经营方面表现平平:大儿子李贵山忙于房地产投资,小儿子李妙行则因更换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导致产品质量下滑,引发消费者不满。
数字化转型的探索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品牌老化的挑战,“老干妈”也开始尝试数字化转型。2018年,公司正式入驻天猫开设旗舰店,并尝试在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2024数博会上,老干妈常务副总经理李鑫表示,公司已经实现从产品罐装、炒制到贴标、旋盖以及后端的码垛、出库等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能够精准刻画各地的辣椒需求和辣度偏好,全球年销量达到6亿瓶。
老品牌如何重获新生?
对于“老干妈”这样的传统品牌来说,数字化转型绝非易事。一方面,需要保持产品原有的品质和特色;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和购物习惯。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老干妈”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创新与传承并重:在保持传统口味的同时,可以尝试开发一些符合年轻人口味的新品,比如低盐、低油的健康版本,或者推出限量版、联名款等。
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虽然直播带货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但数字化转型不能止步。可以考虑与专业的MCN机构合作,提升直播质量和效果;同时,加强社交媒体运营,增强与年轻消费者的互动。
培养接班人:陶华碧已经75岁高龄,接班人问题亟待解决。可以考虑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或者对现有管理层进行系统培训,培养新一代的管理者。
讲好品牌故事:像“老干妈”这样的国民品牌,有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社交媒体、电视节目等,讲述品牌背后的故事,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结语
陶华碧的“直播带货”或许只是一个开始。对于“老干妈”这样的传统品牌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产品品质、创新营销方式、培养接班人缺一不可。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年轻、更有活力的“老干妈”,继续陪伴着我们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