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专家教你春季养肝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专家教你春季养肝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侯莉莉提醒,春季是肝火旺盛的高发时期,需要特别重视肝脏的保养。在中医理论中,春季与肝脏相应,肝气在春季最为活跃,但也容易出现肝火旺盛的问题。肝火旺常表现为情绪波动、睡眠障碍、口干舌燥及眼睛不适等症状,若不及时调理,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春季养肝的具体方法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黄帝内经》提倡“夜卧早起”,建议春季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肝脏排毒和修复,是养肝的重要环节。同时,睡前可用温水洗脸,热水泡脚,按摩面部、揉搓脚心,促进气血运行,安神宁心。
饮食调理,以清淡为主
春季养肝应遵循“宜甘减酸”的原则,减少酸性食物摄入,多吃辛甘之物。推荐食用葱、姜、蒜、韭菜等辛味食物,以及菠菜、绿豆芽等绿色蔬菜。同时,要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防止肝火上升。可以适量饮用菊花茶、枸杞水等饮品,帮助清肝降火。
情志调摄,保持平和心态
中医认为“怒伤肝”,春季养肝要特别注意情绪管理。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过度愤怒或抑郁。可以通过听舒缓音乐、进行户外活动等方式调节情绪,使肝气得以顺畅运行。
适量运动,促进气血流通
春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节,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轻柔运动,帮助气血流通,促进阳气升发。但要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损伤阳气。
中医调理,辅助养肝
可以采用中医方法辅助养肝。比如按摩太冲穴、行间穴等穴位,帮助疏通肝气;使用中药足浴,促进血液循环;进行耳部刮痧,调节身体机能。这些方法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春季养生的其他注意事项
适度“春捂”,预防感冒
春季气温变化大,应注意保暖,适度“春捂”。穿衣可采用“上薄下厚”的原则,避免寒从脚起。同时,要预防流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
调整饮食结构
春季饮食应注重健脾化湿,可多食薏仁、山药等食物。同时,要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适量摄入葱、蒜、韭等辛味食物,但要避免过度辛辣。
预防过敏
春季是过敏高发期,要注意皮肤保养和防护。避免接触过敏原,做好防晒措施,保持皮肤湿润,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
春季养肝是全年健康的基础,通过上述方法调理肝火,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但若肝火旺的症状持续且严重,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