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苏轼笔下的“羡煞旁人”:一段患难与共的爱情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48: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苏轼笔下的“羡煞旁人”:一段患难与共的爱情传奇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定风波》是苏轼为友人王巩及其侍妾柔奴所作,词中流露出的羡慕之情,道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

01

一段患难与共的传奇

王巩,字定国,是宋初名相王旦之孙。他年轻时才华横溢,诗画俱佳,家资丰厚,是京城有名的风流才子。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因“乌台诗案”牵连,王巩被贬至岭南荒蛮之地宾州。

在王巩被贬之际,众妾纷纷离去,唯有柔奴选择相随。柔奴本是宇文太医之女,后因家道中落成为歌女,被王巩纳为妾室。她不仅貌美歌甜,更兼通医术。在岭南的艰难岁月里,柔奴不仅悉心照料王巩,还用医术救了他一命。

02

苏轼的羡慕与感慨

四年之后,王巩奉诏回京,苏轼设宴为其接风。重逢之际,苏轼惊讶地发现,经历了岭南的艰辛,王巩依然意气风发,而柔奴则更显年轻,笑容中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席间,苏轼问及岭南生活,柔奴淡然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这一回答令苏轼深感震撼。他羡慕王巩有如此贤惠的伴侣,更感慨于柔奴的豁达与智慧。在苏轼看来,岭南是偏远荒凉之地,而柔奴却能将其视为心安之所,这种超脱的精神境界令他钦佩不已。

03

“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深意

“此心安处是吾乡”不仅是柔奴的心声,也道出了苏轼内心的追求。作为一位屡遭贬谪的文人,苏轼深知身心安顿的重要性。柔奴的回答让他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态度:真正的安顿,不是地理位置的固定,而是内心的安定。

这句话后来成为苏轼的人生座右铭。在随后的岁月里,无论身处何方,苏轼都能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这与他从柔奴身上得到的启发不无关系。

04

爱情的真谛与启示

王巩与柔奴的故事,展现了一段真正的患难与共的爱情。在困境中,柔奴没有选择离开,而是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支撑着王巩,使他们不仅度过了难关,还让彼此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这种爱情超越了物质与环境的限制,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它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依然能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苏轼笔下的这段“羡煞旁人”的爱情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佳话,更是对现代人的一份启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那个能与你同甘共苦、让你心灵安宁的伴侣,才是最大的幸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