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城掀起"文博热" 逛博物馆成时尚
衡水:湖城掀起"文博热" 逛博物馆成时尚
衡水英才学校学生们在衡水市博物馆观看文物。王天祥 摄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文博热"在全国各地持续升温。以衡水市为例,博物馆已成为市民尤其是年轻人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据统计,衡水市博物馆每年与各大院校、中小学联合举行研学活动100余场,去年开展的各类活动累计服务观众8000余人次。
衡水市博物馆馆长杜相立介绍,为增强年轻人的参与感、体验感,博物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推出的"云游衡博"每天点击量突破2000人次,馆内文物数字化平台也吸引了众多参观游客驻足观赏。
衡水英才学校学生在衡水市博物馆文创产品区参观选购。王天祥 摄
除了数字化创新,衡水市博物馆还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馆方结合当地的名胜古迹、古今圣贤、非遗项目等元素,推出了一系列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创产品。其中,与浅层次的娱乐消费相比,文化内容消费更容易让游客买单。能收集数十个馆藏文物印章的博物馆打卡护照和印有博物馆建筑标识的纪念章备受年轻朋友的青睐,最多的时候每天能销售百余套。
在"年画之乡"武强县,武强年画博物馆依托珍贵的年画、画版等文物藏品,也向全世界开展了"云展示"活动。该馆除了与本县各学校合作开展研学活动,还与衡水中学、衡水二中、河北中医药大学、衡水学院等中学、高校馆校共建,让中学生、大学生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年画的特点以及制作工艺,并沉浸式体验年画绘、刻、印,感受非遗的魅力。去年共接待学生1万多人次。
衡水学院动漫专业学生到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研学。贾枭梦 摄
武强年画文创产品也受到了欢迎。春节期间,4000套武强年画新春大礼包送到了丹麦、马耳他、塞浦路斯、加纳四国华侨华人和留学生的手中。日本新华美业社与武强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各类年画制品在日年销量1万张以上。
消费观的转变,不仅体现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也预示着大众正步入一个文化觉醒的新时代。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博物馆热"正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文博热必将持续火下去。我们还需要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使博物馆适应年轻人'口味',探索'科技+文物'的模式,云端的VR逛馆和博物馆数字化平台将引入单个文物更加详细的数据及图片细节,利用数字化、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拉动年轻社群关注,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对年轻人的'磁吸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线上线下打卡博物馆。"杜相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