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月牙变化暗藏风险?皮肤科医师教你正确解读
指甲月牙变化暗藏风险?皮肤科医师教你正确解读
指甲月牙的变化,竟然可能暗藏风险?皮肤科医师袁上雯提醒,虽然指甲月牙的数量并不直接反映健康状况,但其突然变化可能暗藏玄机,尤其是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此外,指甲的各种异常表现,如颜色、厚度、形状等,也可能暗藏风险。
指甲月牙: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指甲上的月牙,学名为"甲半月",是新生角蛋白细胞尚未完全角质化的部分。其大小和明显程度受遗传、年龄等因素影响,有些人天生就没有明显的月牙,这属于正常情况。
然而,月牙的突然变化可能暗藏风险。如果月牙突然变大或突然消失,那么提示指甲生长速度突然加快或减慢甚至停滞,我们要警惕甲状腺疾病的可能。甲亢可引起新陈代谢加快,"月牙"就会变得明显;甲状腺机能减退则会引起新陈代谢减缓,"月牙"也随之变小或消失。
指甲异常: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
除了月牙变化,指甲的其他异常表现也可能暗藏风险。
纵向黑线:甲下黑线的出现与指甲基质中的黑色素细胞活动增强,产生更多的黑色素有关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Addison病、甲母痣、黑色素瘤(特别是当观察到甲周色素沉着时)、日光性雀斑、药物的使用、遗传易感性以及创伤等。如果发现黑线的宽度超过了3mm,向皮肤位置扩散,并且颜色不均匀就要注意了,可能与黑色素瘤有关,需要及时就医。
甲横沟(Beau线):甲横沟,医学上称之为"Beau线"(博氏线),是指甲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横向凹陷,并且可能影响一个或多个指甲,它会随着指甲的生长而前移。形成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严重的锌缺乏、创伤、手术、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化疗、营养不良、药物中毒等。
横向白甲(米氏线):米氏线的表现为与指甲基底部平行的白色条带或条纹,宽约1-2毫米,这种指甲现象通常与体内发生的某些急性疾病有关,包括重金属中毒(尤其是砷中毒)、接受化疗、一氧化碳中毒、霍奇金病、疟疾或麻风等。
特里甲:特里甲的指甲表现为近端80%指甲是白色,而远端是正常的粉色。这种指甲的形成是由甲床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可能与肝脏疾病(肝硬化)、慢性心衰、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
点状白甲:点状白甲,表现为甲板上1~3mm白点,孤立或群集,较为常见,多由于甲母质的微小损伤所致,比如经常咬指、指甲外伤、轻微感染或者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这些白点就像指甲受伤后的"伤疤"一样,随着指甲的生长,可逐渐消失。
甲真菌病(甲癣/灰指甲):甲癣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的指甲病变,不仅影响美观,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临床上可以采取真菌镜检或者真菌培养等检查,来明确诊断。通常可以采取外涂抗真菌药物或者口服抗真菌药物来治疗,注意口服抗真菌药物用药过程中要注意检测肝功能。
甲分离:甲分离是甲板与甲床自发性分离,通常从指甲的远端向近端进展。多由职业性损伤及化学刺激所致(如手工洗衣、浴室工作、炊事工作、造纸及制革工作,长期接触肥皂、水或其他刺激性化学药物)。
反甲(匙状甲):反甲,也称为匙状甲,表现为甲板的边缘向下弯曲,使得指甲与甲板之间的夹角小于160度,形成类似于倒置的U形或勺子状的外观。反甲的原因可能与缺铁、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脏病、肝病、肾病或外伤等有关。
银屑病甲:银屑病甲就是因为银屑病侵犯到了指甲而引起的甲面病变,是银屑病独有的一种特征。有研究显示高达50%的银屑病患者会出现银屑病甲,甚至有部分银屑病患者只会出现指甲的病变,银屑病甲容易和甲真菌病相混淆,必要时,可以进行真菌检查。
杵状甲:杵状甲表现为指甲末节肥大并向上拱起呈鼓槌状,同时,指尖的甲面弧度会明显增大。这些变化可能是患有肺气肿、支气管扩张、严重的结核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征兆。
正确看待指甲变化
虽然指甲变化可能暗藏风险,但也不必过度紧张。例如,指甲上的竖纹,大多数人的指甲都有细小竖纹,只是明显和不明显的差别,随着年纪增长,竖纹可能会更加明显,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与消化不好及营养不良无明显关系。较明显、较深的纵纹在医学上称为"甲纵沟",甚至可能发展成纵向裂隙,见于线状苔藓、扁平苔藓、甲下疣、甲营养不良,也可发生于X线、化学或机械性的甲板损害。
指甲上出现白色小斑点,医学上称为"点状白甲",在正常人群中非常常见,多为微小外伤、轻微磕碰引起,随着指甲生长会向外移动,直到被修剪掉。
健康监测与就医建议
定期观察:留意指甲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质地变化,特别是突然出现的异常。
专业诊断: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不要仅凭指甲变化自行判断健康状况。
全面检查:结合体检和其他医学检查,全面评估健康状况。
科学认知:保持理性态度,既重视指甲变化,又不过度焦虑。
指甲虽小,却能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及时关注指甲的变化,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指甲变化只是健康状况的一个参考指标,不能仅凭此判断身体健康状况,如有疑虑,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