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初始,春已至,你做好功课了吗?
万物初始,春已至,你做好功课了吗?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的正式开始。从天文划分到自然现象,从传统习俗到养生之道,立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智慧。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立春的方方面面,让您在新的一年里,既了解传统,又享受生活。
立春的含义
春
之
始
立春时,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时间,都被称为春天。
立春三候
立春|一候东风解冻
东风开始送暖来了,大地也渐渐开始解冻。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是耕种的好时节。
立春|二候哲虫始振
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此时的哲虫已经到了半梦半醒的时候了。
立春|三候鱼陡负冰
立春十日后河里的冰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习俗
- 打春:民间扎春牛,用彩鞭打它,用来去寒气、促春耕,谓之打春。
- 踏春:自古以来的民间习俗,踏春时姑娘们会穿上好看的衣服、鞋子,去放风筝、赏花…
- 咬春:要吃春盘,春饼,春卷,春盒,吃生菜,吃萝卜,谓之“咬春”
立春节气美食
一、春饼
春饼其实就是一种卷饼皮,是一种用面粉烙制的薄面饼。
制作:将面团分为等大的剂子,取两个压扁,涮上油后叠在一起,再擀成薄薄的圆饼皮,蒸熟或烙熟。
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大多是肉丝炒豆芽、炒粉丝或炒韭菜,当然这是随大家口味的,爱吃什么便卷什么。
用春饼把这些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寓意着新的一年“有头有尾”,讨个口彩取吉利。
二、春卷
因着立春与春节相近,春卷也是人们在这个时节常吃的一种点心,立春吃春卷,也被称之为咬春。
春卷的做法:调好自己爱吃的馅料后,将一张春卷皮平铺在桌子上,在靠近自己的一边放上馅料,开始卷,卷至馅料被包住,再将左右两边的饼皮向内折,再继续卷,封口处涂上面糊,以防下锅炸时露馅。
三、萝卜
北方立春,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就是白萝卜。白萝卜可以啃、可以切丝、可以切片,也可做成馅料。
那为什么要吃萝卜呢?因为立春过后,人体的阳气逐渐升发,需要去吃一些辛甘发散功效的食物,而白萝卜就是其中之一。
立春养生
1.早起早睡易养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身体,若违背这个规律,则会伤肝。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预防旧病复发
防止旧病复发。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死、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死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厚衣服,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日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有宣行瘀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补品和盐少吃
我们崇尚冬季进补,但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升发(阳气上升)、条达(疏通畅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韭菜香菜要多吃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而辛甘发散之品则有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