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90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职场逆袭:从学术新星到创业先锋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15: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0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职场逆袭:从学术新星到创业先锋

在人工智能领域,90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以杨植麟为代表的年轻一代,正在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中国AI发展的新篇章。

01

从学术明星到创业先锋

2024年初,一则消息震惊了整个AI界:由90后清华博士杨植麟创立的“月之暗面”AI公司,完成新一轮超10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0亿)。这家成立于2023年4月的年轻公司,仅用一年时间就跻身国内AI大模型创业公司第一梯队,成为继智谱AI、MiniMax、百川智能、零一万物之后的又一AI独角兽。

杨植麟,这位1993年出生的广东汕头人,高中时就读于金山中学。在清华完成本科学业后,他前往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苹果首任AI总监Ruslan Salakhutdinov和谷歌首席科学家William W. Cohen。在读博期间,他就在ICLR、NeurIPS、ICML等顶级会议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被引用次数近两万次。

2016年,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杨植麟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创立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AI独角兽企业循环智能。2019年,他入选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源青年科学家”名单,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90后”。

02

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在AI技术领域,90后正在用他们的创新精神,推动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罗福莉为例,这位1995年出生的北大硕士,2019年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国际会议ACL上发表8篇论文(其中2篇为第一作者),登上知乎热搜,被誉为“95后AI天才少女”。

罗福莉在阿里达摩院期间主导开发了多语言预训练模型VECO以及AliceMind的开源工作。加入DeepSeek后,她参与开发的DeepSeek-V2模型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超越了现有的闭源模型,如Codex和GPT-3.5。她主导的DeepSeek-Coder项目,推出了一组从13亿到330亿参数规模不等的开源代码模型,被引用次数已达396次。

03

团队合作的力量

这些90后AI人才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力量。以DeepSeek为例,这个由幻方量化孵化的AI团队,专注于打造真正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团队成员大多来自国内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他们在算法研究、工程实现和产品化方面各展风采,共同推动着技术的进步。

同样,在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90后创业者们也在通过团队协作,推动着AI技术的落地应用。智元机器人致力于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生态,目前已开启通用机器人量产。宇树科技则在四足机器人领域持续领跑,其最新发布的Unitree B2-W工业级四足机械狗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04

成功的关键因素

90后在AI领域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扎实的学术背景:他们大多毕业于国内外顶尖高校,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

  2. 敏锐的创新意识:他们敢于挑战传统方法,勇于尝试新技术和新思路。

  3. 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善于组建和领导团队,通过集体智慧推动项目发展。

  4. 勇于创业的精神:他们不满足于在大公司工作,而是选择自主创业,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5. 开放包容的心态:他们倡导开放的AI生态环境,积极推动技术的开源和共享。

05

展望未来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90后必将在这一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中国AI发展的生力军,更是推动全球AI进步的重要力量。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90后AI人才在技术创新、创业实践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