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这样做,科学且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脑卒中康复」这样做,科学且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据统计,我国每7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因此死亡。脑卒中患者中,70%以上会残留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认知、吞咽、言语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然而,通过科学、规范的康复训练,约60%的患者在第1年末可达到日常生活自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脑卒中康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何进行正确、规范的康复?
- 早康复治疗早受益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与临床救治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同步关系。早期康复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尚存的功能,降低并发症以及各种残疾的发生率。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如果没有康复禁忌症,康复训练开始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发病1个月内的修复能力很强,是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期。
- 接受主动康复训练
坚持做主动运动,能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使得各系统器官功能更加活跃,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也能改善健康状况。经过研究表明,主动训练的程度越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就越高,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迈步机器人H系列外骨骼机器人对由脑卒中导致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是安全、有效的。其首创采用柔性驱动器作为动力输出,实现主动式训练;专利生物力学模型分析步态,为用户提供精准、智能、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双侧6关节驱动,有效提升髋、膝、踝关节功能。
- 三级康复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是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是我国现阶段适合推广的脑卒中康复治疗体系。其中包括:“一级康复”、“二级康复”、“三级康复”。
- 稳定好血压、血脂、血糖
大部分脑卒中是高血压造成的,所以稳定好血压至关重要,保证每人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服用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与此同时,稳定好血脂和血糖,防止脑卒中复发。
脑卒中患者体位摆放很重要,家属请牢记
正确摆放体位对患者后期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和家属及陪护人员一定要多多学习并且认真遵守哦!
患侧卧位
1)患侧上肢,肩向前伸,前壁往后旋,使肘和手腕伸展,手掌向上,手指伸开。
2)下肢,健肢在前,患肢在后,患侧屈膝,稍稍被动背屈距小腿关节,健侧上肢可以自然放置。
健侧卧位
1)患侧上肢,肩向前伸,肘和腕关节保持伸展,腋下垫个软枕,使肩和上肢保持外展。
2)患侧下肢,髋略屈,向前挺,屈膝,稍稍被动背屈距小腿关节。
3)健侧肢体可以自然放置。
仰卧位
1)头部放在枕头上舒适支撑,面部朝向患侧,枕头不宜过高,太高会导致胸椎屈曲。
2)患侧上肢,肩胛骨尽量向前伸,往上提,在肩胛骨下垫软枕,防止肩胛骨后缩,肩关节向外展与身体成45°,肘关节、腕关节伸展,手伸展略分开,拇指外展。
3)患侧下肢,在腰和髋部下面垫软枕,髋关节向内旋,膝关节稍弯曲,膝下可以垫一个小枕头,防止髋部外旋,膝部过伸,足底不要接触任何东西。
本文原文来自米健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