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将进酒》哈尔滨站:高口碑再现诗意舞台
音乐剧《将进酒》哈尔滨站:高口碑再现诗意舞台
音乐剧《将进酒》自2023年9月首演以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性,迅速在全国掀起观剧热潮。该剧由江油市人民政府、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央视网共同出品,青年音乐剧演员郑云龙担纲主演及艺术指导,青年导演马达担纲导演,知名编剧张巍担纲总编剧,国家一级作曲孟可担纲音乐总监。音乐剧再现古代巴蜀与江油当地的山水、风土、人情,向诗仙李白致敬。
创新演绎: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剧的完美融合
音乐剧《将进酒》以“谪仙人”李白为主要表现人物,通过音乐剧的形式,全面展现李白“诗无敌,思不群”的卓绝文才以及豪迈洒脱的文人气度。本剧聚焦李白童年和少年经历,重现其青年时期在江油生活和学习的种种情景,将古代巴蜀以及江油当地的山水、风土、人情再现于舞台之上。
在艺术表现上,该剧实现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剧的完美融合。作曲家根据李白的诗歌意境,创作出一系列旋律优美、情感丰富的音乐作品。郑云龙、李炜鹏、喻越越等国内一线音乐剧演员通过精湛的演唱技巧和深情的演绎,将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受到诗词与音乐的和谐交融。
视觉盛宴:舞美、服装、武术的创新呈现
在舞美的设计上,《将进酒》将LED技术搬上舞台,充分延展了舞台视觉呈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以数字技术打造艺术奇观。舞美设计师通过AI手段创造了部分场景,还原剧中景象,郁郁葱葱的竹林、灯火辉煌的长安、熙熙攘攘的街市、奇峰险峻的蜀道、月色笼罩的山河……LED屏幕上的画面真实生动、壮阔美丽,配合灯光、置景、道具,将音乐剧营造出电影感,让观众感受到“超写实”的视觉语言。
服装设计车成轩表示,整部剧服装的核心理念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柔软、逍遥、国色。“柔软是因为李白的诗作给人一种潺潺流淌的感觉,我们希望在服装上也能体现出这种柔软而律动的布料。逍遥是因为唐朝是一个相对来说开放而融合的时期,人们都处于一种充满活力、充满斗志的状态,我们也希望每个角色都能体现出一种自然美和逍遥美。国色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团队希望在设计中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色彩的丰富性。
“诗、酒、剑”共同构成了李白的精神内核,武术是音乐剧的设计亮点。为了向观众展现“剑客李白”,剧目加入了不少武术表演场面。“古典+宫廷+民族+现代”的多元舞蹈编排,浪漫的动作设计与宏大的舞蹈风格兼备,还原了大唐盛世气象。
高口碑巡演:观众与市场的双重认可
音乐剧《将进酒》自首演以来,便收获了观众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该剧在豆瓣获得8.5分、大麦9.3分的高评分,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0亿次。截至2025年1月,该剧已在17个城市巡演,上演超过100场,吸引超过10万名观众观看。
2025年1月5日,作为第4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重磅演出之一,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在哈尔滨大剧院华丽登场。冰雪节期间,原创音乐剧《将进酒》在哈尔滨连演3场,平均上座率78%,约3600名观众走进剧场,其中外地游客占比13%。当晚的演出是《将进酒》全国巡演的第100场。
“在冰雪节能观看到这样一部高品质的音乐剧,既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又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成都游客盛美表示,来到哈尔滨不仅体验到冰雪艺术的震撼,更通过优质的演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传承:以创新方式致敬李白
音乐剧《将进酒》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创新和市场表现,更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该剧通过现代音乐剧的形式,重新诠释了李白的经典诗篇,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如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所说:“我们的创作理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表达什么,就塞给观众什么。党中央倡导文化自信这么多年,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已经非常浓厚,创作土壤也非常丰富,观众是希望有这方面文艺作品的。”
音乐剧《将进酒》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性,成功地将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剧相结合,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开辟了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