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赋能品质升级 文山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8:0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赋能品质升级 文山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当时

近日,中国文山三七品质升级研讨会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召开,吸引了众多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会上展示了朱有勇、陈士林等院士团队研发的生物科技在三七种植与加工中的应用,如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和无公害三七生产技术。这些科技成果不仅提升了文山三七的品质,也推动了当地三七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文山将继续深化科技在三七产业中的应用,助力产业升级。

01

文山三七:从“土特产”到“金名片”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文山三七卓越的品质。作为三七的原产地和道地产区,文山三七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23年综合产值已达352亿元,种植面积229.5万亩,均居全国首位。文山三七不仅通过了国家GAP认证,还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名片”。

02

科技创新:品质升级的“硬核”支撑

在文山三七产业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品质升级的关键力量。以朱有勇、陈士林等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针对三七种植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

林下有机种植:让三七回归自然

在文山市国有红旗林场清水塘村的试验示范基地,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应用了朱有勇院士团队历时10余年研发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这种技术让三七回归山野林间,全程不使用化肥农药,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益的有机种植生产。目前,该技术已在文山州多个地区推广,不仅提升了三七品质,还有效缓解了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

无公害生产:标准化种植的典范

在无公害三七良种产业化基地,陈士林院士团队研发的无公害三七生产技术标准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精准选地、良种选用、土壤复合改良、减肥减药、质量追溯等措施,实现了三七的无公害生产。这种标准化种植模式不仅保证了三七的品质和安全,还为后续的加工和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03

品种选育:打造三七产业的“芯片”

品种是三七产业发展的关键竞争资源。在文山三七核心产区砚山县盘龙乡,文山苗乡三七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共同建设了云南省三七种质资源圃和品种选育基地。目前,该基地已收集种质材料突破1.1万份,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参属种质资源圃。

自1999年以来,联合研发团队采用集团选育和分子辅助选育方法,以优质、适产、抗病为目标,成功选育出13个三七新品种及良种。其中,“苗乡1号”“滇七1号”等5个品种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为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4

数字化平台:赋能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为推动三七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文山市象水三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打造了“三七地”产业数字化平台。该平台自2020年上线运营以来,已迭代超过20个版本,注册用户突破1.3万户,交易额达1亿元。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了三七种植、加工、仓储、交易等环节的高效管理,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05

未来展望:科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尽管文山三七产业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仍面临科技创新应用不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与会专家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三七技术创新,推进无公害标准的应用,深化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数字三七智慧农业等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及应用。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推动文山三七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让这株“南国神草”在科技的引领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