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居正:历史功绩与故居探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34: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居正:历史功绩与故居探秘

张居正,这位从荆州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被誉为“宰相之杰”“千古一相”。他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故居更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将带你走进张居正的传奇人生,探寻其故居的历史渊源与建筑特色。

张居正是从荆州走出去的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巨大,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千古一相”。他少年时是享誉荆州的神童,48岁时任明万历首辅(宰相),其故居在荆州有两处,其中一处在荆州城内东北侧。张居正故居原名为“张大学士府”,也称“南园”。于1573年由明神宗朱翊钧赐银修建。历经战乱,于明朝末年损毁。

据历史资料考证,张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荆州城。他年幼时就十分聪明。传说,其曾祖父张诚在张居正出生的前一夜做了一个梦,梦见一轮明月落在自家的院内天井水瓮中。不一会,有一只白色的乌龟从水中浮上来。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将龟蛇奉为神灵,且汉朝时,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将金印上,都以龟为雕饰,于是,张老太爷给张家这个第四代新生儿取名白圭,“圭”与“龟”谐音,希望他来日能够光宗耀祖。

张居正2岁识字,5岁始授句读,10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22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宰相)。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幻想长生不死的嘉靖皇帝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辞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被推上了历史的前台。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张居正首辅10年,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及知人善任、敏于决断,对朝政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 10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关,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中上下奉行”,政体为之肃然。因此,张居正以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

据清乾隆《江陵县志》和有关资料记载,原张居正故居位于荆州城东门内《江陵碑苑》一带,其建筑格局大致与“江陵碑苑”仿明清四重院落,东房西园基本吻合。为了给后人提供缅怀、纪念张居正功德的场所,推进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荆州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原“江陵碑苑”的基础上修建“张居正故居”。2007年6月6日,江陵碑苑管委会请荆州市规划设计院设计,报省市有关部门批准动工修建。2008年5月27日,张居正故居工程竣工,并举行了“张居正故居”揭牌仪式。

新建的“张居正故居”包括“南广场”“南门厅”“前大院”“大师居”“中院落”“纯忠堂”“捧日楼”“张文忠公祠”“文昌阁”“神龟池”“北大院”“北门厅”和“乐志园”14大建筑,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478平方米,五进四院,正大门悬挂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亲笔书写的“张居正故居”黑底金字匾牌。另有中国明史专家、中国明史学会顾问韦庆远题写的“千古一相”匾额;有湖北省书法家顾问、东湖印社社长谷有荃题写的“太岳堂”匾额;有明代大学者李贽对张居正的评价“宰相之杰”,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书写;有张居正亲笔手书的五律、七律诗及书信;有万历皇帝所赐,名“纯忠”“元辅良臣”及御书对联“尔唯盐梅,汝作舟楫”等楹联、堂名和诗词。还有各式油画、雕塑、碑刻及历代文人墨客的书法作品,应有尽有,供游客游玩、观赏。瞻仰张居正故居,既能了解历史先贤的传奇人生,凭吊先贤的丰功伟绩;又能领略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以及南国古典园林之秀美;还能使游客边品茗、边观赏楚歌楚舞、明代宫廷歌舞、楚乡风情,使人流连忘返。

本文原文来自湖北日报客户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