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新高度
珠海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新高度
珠海,这座常住人口仅249万的城市,却拥有三所985高校和一所211高校,在全国独一无二。近年来,珠海高新区依托这些优质高校资源,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珠海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新高地
珠海高新区是国家设立的经济特区,拥有优美的环境和雄厚的财政实力,为高校和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近年来,高新区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2024年9月,珠海高新区举办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吸引市内5所高校、8家企业近30位负责人参加。通过此次活动,各方就10余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涵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985高校集群:科技创新的引擎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三所985高校的落户,为珠海带来了强大的科研实力。这些高校不仅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以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领域为例,2024年11月,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联合承办全国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生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特邀报告,为博士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两校在该领域聚集了多位院士和知名专家,展现出强劲的科研实力。
产学研合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华工创新院与春语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共建的“吸水材料院企联合研发中心”于2025年1月在珠海高新区启用。该研发中心将聚焦高吸水性绿色材料、聚乙烯醇海绵等环保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验证,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2025年1月,珠海云上智城·算力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华发集团旗下珠海云上智城投资运营控股有限公司牵头,集结19家互联网行业精锐力量,旨在聚焦智能算力合作应用。联盟将建设智能算力联合基地和智算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力支持,推动算力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政策支持:打造创新生态
珠海高新区推出“企业服务臻享月”活动,搭建政校企沟通平台,畅通三方合作渠道。同时,高新区建设“设备技术共享平台”,打破资源壁垒,实现高校与企业科研设备、人才团队、技术服务等资源的合作共享。
广东电信副总经理王湘江表示,联盟成立将打破学术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促进技术共享与成果转化,将高校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联盟算力支持平台和产业渠道,为实体经济赋能,同时也能反过来促进高校人才的进一步培养。
未来展望:打造算力洼地
根据规划,珠海将建设多个中等规模的算力分中心,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整合优势资源,携手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高性能、绿色化的算力集群,构建安全、规范的数据共享平台,开发一系列城市创新应用场景,推动珠海构建国内发达地区最高性价比的算力洼地,实现全域数字化转型。
可以预见,随着珠海高新区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985高校科研实力的持续释放,珠海必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