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赴河源开展推普与产业发展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赴河源开展推普与产业发展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慧农链科技创新团队近日赴河源市和平县青州镇永丰村开展推普与产业发展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走访、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普通话普及情况及其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与当地企业家探讨推普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可行性方案。
永丰村概况
永丰村位于河源市和平县西南部九连山腹地,距离河源市源城区约90公里,四面环山,自然环境优美。作为革命老区村庄,永丰村有“九连小井岗”的美誉。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条件受限,对外交流受到一定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普通话日常使用率较低。
调研过程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慧农链科技创新团队在当地企业家的协助下,对青州镇永丰村进行了走访,了解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及其对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并与当地企业家讨论了开展推普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活动的可行性。
图为团队成员与永丰村一农场负责人廖岸添开展访谈与交流。谢家豪 供图
团队联系到当地一农场负责人廖岸添先生,进行了采访与交流。据了解,廖先生的农场与永丰村下排、竹林居、洞围、湾子等经济联合社签订了购销协议,涉及农户300余户,对农户种植的农产品进行统购统销,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带动了本地村民增收致富。为调研团队在永丰村开展推普调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图为永丰村当地农场。廖岸添 供图
调研发现与建议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了解到永丰村的村民大多是年纪较大的老年人,他们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加上该地区远离城市中心,出入交通经常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雨季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道路塌方,使得当地与外地交流较少,这给推广普通话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了推动该地区的普通话普及,带动区域人才交流,团队与廖岸添先生探讨了如何通过发展农村电商来促进农产品的流通。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地理壁垒,可以有效地促进乡村与外界的交流,吸引更多的外部人才来到乡村地区,提高普通话的使用率。
“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较低,在发展农村电商过程中,在培训当地技能人才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推广普通话,以提高他们与其他地区交流合作的能力。”团队负责人在与廖岸添先生调研结束后讨论,共同探讨了农村电商与推普相结合的合作方案。
团队成员还与廖岸添先生讨论了如何利用农村电商平台帮助永丰村打造农产品流通体系,这不仅可以帮助当地村民能够自主销售农产品,还能推动当地村民与外界交流,进而提高普通话的普及程度。
图为团队成员结束后与农场负责人合影。谢家豪 供图
活动意义
此次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对河源市偏远地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未来的推普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慧农链科技创新团队将继续秉持初心,结合创新技术与推普行动,让乡村地区更好地参与到现代农业、农旅等新兴产业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慧农链科技创新团队此次调研活动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尝试。团队成员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还深刻认识到推广普通话对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未来,团队将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为推进普通话普及、促进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