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G助力医院高效诊疗
C-DRG助力医院高效诊疗
2023年,福建省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实现医保C-DRG结余4347万元,这一数字背后,是C-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打包收付费制度在医院管理中的成功实践。作为全国率先实施C-DRG的地区之一,三明市的改革经验为全国提供了重要参考。
C-DRG如何提升医院效率?
C-DRG通过将患者按照疾病类型、治疗过程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病组,并为每个病组设定固定的费用标准,实现“一口价”收费。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按项目逐项计费的方式,推动医院从“增收”转向“节流”。
临床路径管理和MDT团队协作
在永安总医院,一个特别的MDT(多学科诊疗)团队——医保行政MDT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个团队由医保办、医务科、质控科等多个部门组成,通过多科室协作,确保医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医院还制定了详细的临床路径,为每个病种设定了标准化的诊疗流程,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控制了医疗成本。
加强成本管控和绩效管理
医院管理层的思路发生了转变:从追求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转向适度增长,从抓收入总量转向抓收入的含金量。医院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医院实施了“临床药师包干临床科室责任制”,通过合理用药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
推动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和合理用药
C-DRG的实施促使医院严格执行“三合理”原则: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医院每月对临床科室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挂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医保管理和C-DRG工作的积极性。
医生视角下的C-DRG
对于医生而言,C-DRG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一方面,C-DRG促使医生更加注重医疗行为的规范性,避免过度检查和过度治疗。另一方面,它也推动医生不断提高诊疗水平,通过提升医疗质量来实现医院和患者的双赢。
永安总医院的林松副院长表示:“救治重症病人、采用新技术等导致的亏损,科室说明情况后医院不仅接受而且支持。”这种态度体现了C-DRG实施过程中的人性化考量,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控制了医疗成本。
总结与展望
C-DRG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医院的运营管理,还推动了医疗行为的规范化,实现了医保、医院和患者三方的共赢。然而,这一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平衡医疗质量和成本控制、如何提高医生的参与度等。未来,随着C-DRG的不断推广和完善,这些问题有望得到更好的解决。
总体而言,C-DRG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医疗管理模式,推动医院向精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也为患者带来了更优质、更实惠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