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一院远程管理,社区糖尿病低血糖不再难
上海市一院远程管理,社区糖尿病低血糖不再难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截至2023年底,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1.4亿。其中,约有一半的患者未被确诊,这使得糖尿病管理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挑战。
创新管理模式:三甲医院牵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应对这一挑战,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一医院”)积极探索糖尿病管理模式的创新。2023年10月,该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育璠教授团队启动了“基于持续血糖监测的虹口区域糖尿病远程管理项目”。该项目依托GPlus血糖管理系统,通过持续血糖监测和远程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联动。
GPlus系统:精准监测与智能预警
GPlus血糖管理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技术支撑。该系统通过一个可佩戴14天的传感器,每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血糖值,监测范围覆盖2.2~22.2 mmol/L。相比传统的指尖血糖测量,GPlus系统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低血糖事件。
系统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动态血糖监测数据,包括高糖占比时间、低糖占比时间、平均血糖等关键指标。当监测到血糖异常时,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主动发起联合会诊。这种智能化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尤其对于夜间或凌晨易发的低血糖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社区实践: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项目启动以来,已在虹口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管理患者80余名。通过GPlus系统的支持,社区医生能够更精准地掌握患者血糖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市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专家团队定期对社区医生进行培训和指导,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云庆表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还增强了患者对社区医疗服务的信任度。许多患者表示,得知有三甲医院医生参与诊疗,感到更加安心。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更大范围推广时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收费和绩效分配问题。目前,市一医院提供的主要是公益性质服务,但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付费机制。其次是系统对接和信息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此外,随着管理患者数量的增加,三级医院医生的工作压力也可能加大。
针对这些挑战,专家建议:
- 政府层面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远程医疗服务的价格标准
- 平台供应商应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实现精准预警,减轻医生负担
- 加强系统对接,实现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IS系统、检验检查系统和医保系统的无缝连接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这一创新实践,为我国糖尿病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合作,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不仅提升了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也为我国慢性病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