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发布安眠药使用指南:五不四要保安全
卫福部发布安眠药使用指南:五不四要保安全
近日,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以下简称食药署)发布了最新版安眠药使用指南,强调了“五不”和“四要”原则,以确保民众用药安全。这一指南的发布,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安眠药使用安全的关注。
“五不”原则:安全用药的底线
“五不”原则是食药署针对安眠药使用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不自行购买镇静安眠药:安眠药属于管制药品,必须凭医师处方购买。自行购买不仅违法,更可能导致用药不当。
不擅自增量或停药:药物剂量必须严格遵照医嘱,擅自增减剂量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戒断症状,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渐减量。
不并用酒精性饮料:酒精会增强安眠药的中枢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呼吸抑制等危险情况。
不开车或操作机具:安眠药可能影响警觉性和反应能力,服药后应避免驾驶或操作危险机械。
不转售或转让:安眠药具有成瘾性,转售或转让可能造成药物滥用,严重者可构成犯罪。
“四要”原则:正确用药的保障
除了“五不”原则,食药署还提出了“四要”建议:
用要遵照医师处方: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严格遵照医嘱是安全用药的基础。
用要配白开水:避免用茶、咖啡等可能影响药效的饮品送服。
用药后要马上就寝:服药后应立即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要配合调整睡眠作息:药物治疗应与良好的睡眠习惯相结合,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使用3C产品等。
多元化宣导:提升用药安全意识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正确的用药知识,食药署与台湾健康促进学校协会合作,在全台北、中、南、东地区成立了多个“正确使用镇静安眠药暨药物滥用防制卫教中心”。这些中心不仅在医疗机构、社区和校园等地举办宣教活动,还创新地采用互动游戏等形式,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据统计,截至2023年10月底,相关卫教活动已举办300场次,累计19,155人次受益。食药署还制作了新的教具,如“助眠好习惯”等,放置在各卫教中心,供有需求的机关团体使用。
滥用之害:从案例看风险
尽管有如此广泛的宣教活动,安眠药滥用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例如,徐某因长期吸食含安眠酮的“忽悠悠”,从最初的几颗发展到每天需要100多颗,最终导致思维迟钝、四肢麻木、昏迷等症状,对药物产生了强烈依赖。
安眠酮是一种具有较强成瘾性的药物,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应严格控制使用时间,一般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个月。其不良反应包括神经、感觉运动、肌肉骨骼系统的问题,还可能引起血管破裂、视网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症状。一旦产生依赖,戒断过程可能出现暴躁不安、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幻觉、意识模糊、癫痫发作等症状。
结语:理性对待安眠药
安眠药并非解决失眠问题的万灵丹。在必要时,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同时,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睡眠环境才是改善睡眠的根本之道。食药署提醒民众,如有用药问题应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切勿自行其是。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用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