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龙鲸号”揭秘:1300人团队打造的科研式拍摄
《蛟龙行动》“龙鲸号”揭秘:1300人团队打造的科研式拍摄
2025年春节档最受期待的军事战争巨制《蛟龙行动》即将上映,这部由林超贤导演、梁凤英监制的影片,以惊人的规模和前所未有的制作水准,为中国电影工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1:1还原的“龙鲸号”: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高度
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1:1还原的“龙鲸号”潜艇。这艘全长120米、宽11米、高16米的“钢铁巨兽”,不仅是影片的核心场景,更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为了打造这艘潜艇,剧组动用了近200人的美术团队,整个制作团队最多时达到1300余人。
“龙鲸号”内部设计之精细令人惊叹。从巨大的艇身结构到狭小的内部通道,甚至每一根电线和每一个螺丝钉都经过精心雕琢。潜艇内部共设置了9个舱室,包括鱼雷舱、指挥舱、导弹舱、后置鱼雷舱、核反应堆舱、主机舱、潜水器舱、辅机舱以及艉舱,每个舱室都完美还原了真实潜艇的构造和功能。
演员张涵予在登上“龙鲸号”后不禁赞叹:“太真实了,这简直就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完美体现,真的很难想象剧组是花费了多少心血才打造出这样一个场景。”
“科研式拍摄”:追求极致的真实
为了确保影片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剧组采用了“科研式拍摄”的方法。导演林超贤表示:“拍摄潜艇电影,等于大家要去做一次科研。”为此,剧组邀请了多位潜艇操作顾问、鱼雷顾问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进组指导,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
从潜艇内部的机械结构到指挥舱内的仪表盘,从武器系统的操作流程到各种设备的使用细节,无一不是经过详尽的研究和设计。这种严谨的态度和追求极致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电影人对专业性的不懈追求。
极端环境下的拍摄挑战
在拍摄过程中,剧组面临着极端恶劣的环境挑战。导演林超贤亲自带领团队在“水深火热”的环境中工作,无论是寒冷的水下还是高温的火场,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专业精神。
演员们接受了特种兵式的训练,不仅有体能、搏击、枪械等基础训练,还专门学习了潜水技能。在拍摄水下戏份时,导演林超贤更是亲自下水掌镜,即便在零下的水温中发烧,也坚持完成拍摄。这种敬业精神感染了整个剧组,演员们纷纷表示:“导演在身边就觉得很安心。”
创新突破: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
《蛟龙行动》作为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电影,不仅填补了国内军事题材的空白,更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导演林超贤表示:“每个大国都要有自己的潜艇电影,我们也要有一部自己的潜艇故事。”
影片采用IMAX特制拍摄,力求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通过1:1还原的潜艇场景和精良的制作团队,影片不仅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实力与风采,更向那些默默守护国家安全的潜艇兵们致敬。
从《红海行动》到《蛟龙行动》,林超贤导演和他的团队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从陆战到海战的升级。这部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作品,不仅是一部军事战争大片,更是中国电影工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2025年大年初一,让我们一起潜入深海,见证这部“科研式拍摄”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