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47: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霉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在春季水温适宜时容易爆发。本文详细介绍了水霉病的形成原因、病原特征、病症表现以及诊断和预防方法,为水产养殖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参考指南。

水霉病的形成

水霉菌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淡水或半咸水水域及潮湿土壤中,主要在死亡的有机物上腐生,属于常见的霉菌。水霉菌主要有水霉目、霜霉目及水节霉目等,其中水霉菌最为常见。水霉菌在10~15℃时最适合生长,25℃以上时其游孢子繁殖力减弱,较不易感染。鳟鱼几乎全年都可能感染水霉病。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由紧迫造成的二次性感染引起。当鱼只因拥挤、移动或其他不良环境因素导致体表组织受伤时,水中的水霉菌游孢子会伺机附着在伤口上,在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不仅寄生于坏死组织,还会蔓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酶分解周围组织,甚至贯穿真皮深入肌肉,导致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

表层的菌丝会向外延伸,形成类似棉絮状的覆盖物,并在末端形成孢子囊,释放游孢子到水中,通过水体传播。

病原

常见的病原有水霉和绵霉两属。

病症

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难以察觉鱼体的异常。当肉眼可见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处侵入。露出体外的菌丝称为外菌丝,呈现灰白色棉絮状,因此水霉病也被称为白毛病。深入皮肤和肌肉内的菌丝称为内菌丝,具有吸取养料的功能。感染水霉病后,病鱼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摩擦的现象。随着病情发展,患处肌肉会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诊断

  1. 观察体表是否有棉絮状的覆盖物。
  2. 对病变部位进行压片,通过显微镜检查可观察到水霉病的菌丝及孢子囊等。
  3. 霉菌种类的判别需要通过培养及鉴定。

预防

春季阶段的水温较为适合病原菌繁殖生长,因此,尤其要做好预防工作。

  1. 冬季清塘时可以除去池底过多的淤泥,用200mg/L的生石灰或20mg/L的漂白粉消毒。
  2.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抗病力。尽量避免高密度条件暂养时造成鱼类挤压碰撞掉鳞,或在捕捞、运输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
  3. 水温低于 15℃时,尽量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擦伤或冻伤。
  4. 经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养前和放养后,及时用2%~3%食盐水或消毒剂进行消毒。
  5. 亲鱼人工繁殖受伤后,可在伤口涂抹1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