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亲子互动:教孩子安全放烟花小技巧
春节亲子互动:教孩子安全放烟花小技巧
1月17日下午,甘肃定西临洮县一名男童将点燃的爆竹扔进下水道,瞬间引发剧烈爆炸,男童随着被炸飞的窨井盖一同被冲击力抛起。虽然万幸没有危及生命,但这次爆炸事件或许会成为孩子和家长心中的阴影。
春节将至,多地陆续发布烟花爆竹燃放政策,从“禁”改“限”,让年味更浓。然而,烟花爆竹虽能增添节日气氛,但其潜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据统计,每年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导致的伤人事件屡见不鲜。为了让孩子既能享受放烟花的乐趣,又能确保安全,家长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如何选购安全的烟花爆竹
选购烟花爆竹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认准有《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的专营店铺。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查看标志:合格的产品包装上应有完整的产品名称、制造商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警示语、燃放说明等信息。特别要注意产品的级别,选购绿色字体标注“个人燃放”的C级或D级产品,避免购买红色字体标注“专业燃放”的A级或B级产品。
检查外观:产品应无霉变、无变形、无漏药。包装应完好无损,无开裂、松散现象。
关注引火线:引火线应为绿色安全引线,点火部位应有明显标识。引火线应牢固,能承受产品自身重量2倍或200g的作用力而不脱落。
选择合适类型:对于儿童来说,应选择危险性较小的喷花类、旋转类、玩具类等产品,避免购买爆竹类、火箭类等威力较大的产品。
儿童放烟花的安全操作技巧
选择合适的地点:应在空旷、平坦的场地燃放,远离人群、建筑物、车辆以及易燃物品。特别要注意避开下水道、化粪池等可能存在可燃气体的地方。
做好个人防护:儿童在燃放时应佩戴护目镜和手套,穿着长袖衣物,避免皮肤裸露。
正确点燃:使用香或长火柴点燃,切勿使用打火机,以免烧伤手指。点燃后迅速离开,不要停留在附近观看。
保持安全距离:儿童应在成人的陪同下燃放,与燃放点保持至少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观看大型烟花时,距离应保持在30米以上。
处理异常情况:如果出现熄火等异常情况,切勿立即靠近查看,至少等待15分钟后再做处理。未燃放的烟花爆竹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远离火源和电源。
家长的监管责任
全程陪同:儿童燃放烟花爆竹时,必须有大人在场指导,不能让孩子单独燃放。
做好安全教育:提前向孩子讲解烟花爆竹的危险性和正确的燃放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控制燃放数量:不要一次性购买过多烟花爆竹,避免孩子因好奇而过度燃放。
准备应急物资:在燃放现场准备灭火器、水桶等应急物资,以防万一。
遵守规定:了解并遵守当地关于燃放时间和区域的规定,不在禁放区或非指定时间燃放。
应急处理方法
烧伤处理:如发生烧伤,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不要使用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严重时立即就医。
爆炸伤处理:如遇爆炸导致的外伤,先用干净的布或纱布覆盖伤口,避免感染。如有异物插入,不要随意拔出,立即送医。
火灾处理:如引发火灾,立即使用灭火器或水桶扑灭。火势较大时,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求助。
春节放烟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但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家长要时刻保持警惕,既要让孩子体验节日的欢乐,又要确保他们的安全。通过科学选购、正确操作和严格监管,我们可以让烟花爆竹成为春节里一道安全、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