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早晨起床头晕?小心耳石症找上门!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23: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早晨起床头晕?小心耳石症找上门!

早晨起床时感到头晕,可能是耳石症在作祟。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在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短暂的眩晕。虽然耳石症全年都可能发生,但在秋冬季节,发病患者明显增多,部分患者甚至反复发作。

01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这些半规管亦随之发生位置变化,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时间一般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病程时间长短不一。

02

耳石症的临床表现

多发于中年人,女性略多,发病突然,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秒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秒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03

如何诊断耳石症?

  1. Dix--Hallpike变位试验:为前、后半规管耳石症的检查诊断方法
  2. rolltest滚转试验:可诊断外侧半规管的耳石症。
04

耳石症的治疗

  1. 前庭抑制剂的应用:如脑益嗪、非那根等。
  2. 继发性耳石症:应进行病因治疗。
  3. 体位疗法
  4. 管石解脱法
  5. 管石复位法
  6. Epley复位法:本法一般只需一次,简单效果佳。
  7. CH-BPPV耳石复位法:以上各种治疗有效率不等,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如上述治疗无效,且影响生活、工作质量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05

如何预防耳石症?

  1. 避免忽冷忽热的环境:秋冬季节应避免突然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寒冷的户外,或反之,过快的温度变化容易引发血管收缩,影响内耳的正常血供。建议在出门前做好充分的保暖,回到室内时也要缓慢适应温差。

  2. 保持颈部温暖:在寒冷的季节,保持颈部温暖至关重要。外出时可佩戴围巾、保暖衣物,以防寒气侵袭,减少颈部肌肉的紧张和血液循环的障碍。此外,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同一姿势过久,以防加重颈椎问题。

  3. 预防感冒与呼吸道感染:秋冬季节应加强保暖,避免受凉感冒。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等。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从而降低耳石症的发病风险。

  4.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虽然天气寒冷,但仍应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尤其是颈部和肩部的放松训练。例如颈部伸展操、缓慢的头部旋转等有助于增强颈部的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耳石症的诱发。

  5. 改善饮食,增强内耳健康:饮食对内耳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秋冬季节应注意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等,以增强骨质和内耳健康。同时,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盐和高脂食物,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06

耳石症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1. 复位后48小时内尽量采取高枕平卧(头抬高30°)或者健侧(翻身不晕的一侧)卧位睡眠。48小时后可以缓慢尝试患侧卧位睡眠;
  2. 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如跳绳、颈部按摩、快速躺下或坐起);
  3.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波动;
  4. 患者复位后有走路不稳或者轻度眩晕,这属复位后的正常反应,无需紧张。此时可以暂时服用止晕药物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5. 患者应在复位一周后复诊;
  6. 大多数患者在复位治疗1-2次治疗后痊愈,部分患者可能复发,继续复位治疗即可。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耳石症,或正在饱受耳石症的困扰,一定要及时来医院就诊,改善症状。希望本文能为耳石症患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帮助大家在秋冬季节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一常见问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