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阳节登高,寒露习俗知多少?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05:3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阳节登高,寒露习俗知多少?

“寒露惊晚秋,朝看菊渐黄。”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秋天的脚步似乎加快了。此时,北方已是深秋景象,层林尽染;南方也秋意渐浓,菊黄蟹肥。而就在寒露前后,我们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这两个时令节点不仅时间相近,还共享着一些有趣的习俗,比如登高望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寒露和重阳节背后的文化密码。

01

寒露:深秋的序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而南方则正式步入秋季。

寒露期间,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更加活跃,暖湿气流则日渐衰退,干冷的北风逐渐成为主流。北风吹走了暑热,送来了凉爽和一丝寒意,秋季前沿也抵近南岭,江南大部迎来秋天。人们常以登高、品蟹、赏菊、吃花糕、饮寒露茶等习俗来感受秋天的美好。

02

寒露习俗:秋日里的仪式感

寒露的习俗丰富多彩,其中不少与重阳节的习俗相互交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有趣的传统:

登高望远

寒露时节逢重阳,降水锐减,浓云消退,正适宜人们登高望远。除了登高,自古还有寒露时节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登高和吃花糕都寓意“步步高升”。

品蟹赏菊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在江南地区,自古就有寒露时节吃螃蟹、赏菊花的习俗。此时,螃蟹丰腴肥美、菊花遍地盛开,品蟹赏菊正当时。有些地区还有饮菊花酒、喝菊花茶的习俗。

饮寒露茶

南方一些地方还有饮寒露茶的习俗,每年寒露节气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它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特有一缕甘醇清香,尤受大家的喜爱。

03

重阳登高:从避邪到雅集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汉代。西汉时期京城长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观景的风俗。三国、晋代重阳日发展成为郊游登山的活动。唐代以后登山活动十分热闹,历代皇帝、诗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描写九九登高习俗的诗篇。

关于重阳登高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东汉青年桓景带领乡亲登高避邪的故事。据说,桓景的师傅费长房告诉他,九月九日家中将有大难,只有登高才能避祸。桓景听从师傅的话,带着家人登上高山,果然躲过了一场灾难。这个故事虽然带有神话色彩,但反映了古人对重阳登高的重视。

04

寒露与重阳:时令的交响曲

寒露和重阳节在时间上非常接近,有时甚至只相差一两天。这种时间上的巧合,让两个节气的习俗相互交融。比如重阳节的登高习俗,就与寒露的“辞青”传统相呼应。所谓“辞青”,就是告别青绿的植物,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

在民间,还流传着“重阳寒露后,冬天冷得透”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重阳节出现在寒露之后,那么冬天将会格外寒冷。虽然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它反映了古人对气候变化的观察和总结。

05

传统习俗的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寒露和重阳节的习俗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登高望远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更是一种精神追求,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赏菊、品蟹、饮茶等习俗,则体现了中国人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态度。

寒露和重阳节,这两个看似普通的时令节点,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放慢脚步,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在这个寒露和重阳相逢的时节,你也会想要约上家人朋友,一起去登高望远,感受秋天的美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