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中医药大数据腾飞
信息技术助力中医药大数据腾飞
2024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医院信息与数字化建设规范(2024版)》,明确要求中医医院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也为中医药大数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药大数据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指出,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结合是必然趋势,现代科技是中医药发展的“翅膀”,将促进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健康管理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果。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积极探索中医药信息化应用。以宁波“数智中医”项目为例,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打造区域中医AI大模型,实现诊前诊中诊后数据服务双闭环,推动中医药数字化升级。该项目不仅提高了病历检查效率,还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然而,中医药大数据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数据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难以互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尤其是在中药的作用机理、物质基础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制药总体自动化水平不高,数字化的制药生产线尚未完全覆盖等。
尽管如此,信息技术与中医药的结合前景依然广阔。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标准规范,推动中医诊疗全过程高质量数据闭环管理,中医药大数据将在临床决策支持、疾病预测预防、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借助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中医药有望突破传统局限,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正如张伯礼院士所说:“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中医药领域现代化的成果会源源不断出现。大模型、云计算等技术将促进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健康管理、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果,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突出的贡献。”
可以预见,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中医药大数据将迎来新的腾飞,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