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防骗指南:警惕陌生快递骗局
双12防骗指南:警惕陌生快递骗局
随着“双12”购物节临近,多地市民收到所谓的“陌生快递”,里面附带“百亿补贴”或“0元领好礼”等活动邀请函,实际上却是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利用虚假身份信息通过快递公司发送包裹,诱导人们进入陷阱。警方提醒大家,面对来历不明的快递要格外小心,不要轻易扫码或提供个人信息。快递公司、执法部门以及消费者自身都应提高警惕,共同防范此类诈骗行为,保障个人财产安全。
近期快递诈骗案例频发
11月15日下午,家住杭州市的吴女士收到一个陌生包裹,快递上写的是她的联系方式和地址。她打开包裹后发现里面有一张写着“备战双12 淘宝抖音百亿补贴”字样的宣传册。吴女士以为是双12前夕的福利活动,便扫码添加了页面上的“客服”账号,并受邀进入支付宝群聊。正当她准备按照“客服”要求开始操作时,民警接到反诈紧急预警,及时联系并上门核实情况,避免了吴女士上当受骗。
无独有偶,12月6日,湖北省麻城市白果镇的罗某也遭遇了类似诈骗。他收到一份声称是“双12狂欢购”的宣传单,诱导其下载“Oliva”软件进行刷单。在转账9900余元后,对方又以“系统故障”为由要求线下支付4万元解冻账户。幸运的是,警方及时介入,经过8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成功抓获4名诈骗嫌疑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约30万元。
快递诈骗的主要手法
快递诈骗通常采用以下步骤:
广泛撒网:诈骗分子通过邮寄传单、刮刮卡、贺卡等,诱导受害人扫码添加所谓的“客服”,“客服”将受害人拉入“福利群”“红包群”。
施以小利:诈骗分子先通过网络发放少量红包、寄送廉价实物礼品等方式,让受害人信以为真,再发布一些小额任务。受害人完成任务获得返利,尝到了甜头后便加大任务金额。
实施诈骗:当受害人进行大额刷单后,诈骗分子会以账户冻结、操作失误等理由,拒绝返利,并要求受害人继续刷单,直至骗光钱财。
如何防范快递诈骗
警惕不明来源的快递:收到非自己购买的快递时,不要轻易签收、扫码或提供个人信息。
核实信息真实性:对于声称来自官方机构的通知,应通过正规渠道验证其真伪。
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在不可信平台填写敏感信息,并定期更换密码。
及时举报可疑行为:发现类似诈骗迹象,立即向警方或相关部门举报。
提高防骗意识: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随意扫描二维码。
双12期间是快递诈骗的高发期,大家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可以拨打反电信网络诈骗咨询专线96110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