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考化学实验:氯酸钾制氧攻略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10: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考化学实验:氯酸钾制氧攻略

氯酸钾制取氧气是中考化学实验中的重要考点之一。掌握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实验关键点,助你在中考化学实验题中游刃有余。

01

实验原理

氯酸钾(KClO₃)在加热至约400℃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 2\text{KClO}_3 \rightarrow 2\text{KCl} + 3\text{O}_2↑ ]

为了降低所需温度并加快反应速率,通常加入二氧化锰(MnO₂)作为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能显著改变反应速率。

02

实验装置

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包括:

  • 试管:用于盛放反应物
  • 酒精灯:提供热源
  • 铁架台:固定试管
  • 导管:引导气体
  • 集气瓶:收集氧气
  • 水槽: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03

实验步骤

  1. 检查装置气密性:确保实验装置无泄漏。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 装药品与固定试管: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装入试管,并用铁夹固定。注意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

  3. 加热:先预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药品部位。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4. 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净,但含水蒸气;排空气法操作简单,但气体纯度稍低。

  5. 结束操作: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导致试管破裂。

04

注意事项

  •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导致试管破裂。
  • 导管伸入试管不宜过长,以免阻碍气体排出。
  • 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提高效率。
  • 收集气体前需待气泡均匀冒出,以保证纯度。
  • 实验过程中要佩戴防护眼镜,防止意外发生。
05

常见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要在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

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加快反应速率,使实验更容易进行。

问: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答:这样可以防止药品中的湿存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达管口冷却成水滴,再回流到管底,导致试管破裂。

问: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答: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造成试管因温度骤变而破裂。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你可以安全、高效地完成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在中考实验操作中,务必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实验安全,祝你取得好成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