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志愿者的由来

创作时间:
2025-01-22 18:48:0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志愿者的由来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互助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到如今遍布全球的志愿服务行动,这一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人类文明的土壤中。在中国,志愿服务更是从传统美德中汲取养分,逐步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志愿服务的思想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便形成了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现代意义上的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萌芽阶段:1963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全国掀起了“学雷锋”活动的热潮,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志愿服务的早期形式。

  2. 起步期:1979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号召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如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就是早期开展社区服务的典型。

  3. 规范期: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1994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开始走向规范化和组织化。

  1. 体系化、社会化阶段:2008年汶川地震后,志愿服务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空前提升,志愿服务活动更加体系化和社会化。2017年,《志愿服务条例》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

志愿服务的精神被普遍定义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而志愿服务的理念则是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包括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在中国,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