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让广府童谣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李宏:让广府童谣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快啲瞓落床……”这首流传千年的广府童谣,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广州人的童年记忆。然而,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幸运的是,有这样一群教育工作者,他们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广府童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童谣新唱: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在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幼儿园,一场名为“广府童谣湾区颂”的文化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正是该园的园长李宏。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幼儿教育经验的园长,李宏深知传统文化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她创新性地将广府童谣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开创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让童谣“活”起来
李宏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而是通过游戏、表演、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例如,她将广府童谣《月光光》改编成歌舞剧,让孩子们在舞台上自由发挥,用肢体语言诠释童谣的意境。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了广府文化。
文化盛宴:广府童谣湾区颂
“广府童谣湾区颂”活动是李宏教学理念的一次集中展示。活动分为内场和外场两大板块,内场活动在粤剧艺术博物馆小剧场举行,孩子们带来了童谣街舞、粤语歌曲、单口相声、少儿粤剧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外场则设置了多个广府特色互动游戏,如醒狮表演、非遗制作等,让孩子们在游玩中体验广府文化的独特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当天还推出了一辆广府童谣文旅专线巴士。这辆车由何香凝纪念学校的学生亲笔描绘,以《落雨大》《氹氹转,菊花园》等广府童谣为灵感,创作成故事融入车身的彩绘,成为了一道移动的“风景线”。
从童谣到儿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广府童谣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广府童谣改编成粤语儿歌。被誉为“香港儿歌之父”的韦然,就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粤语儿歌,如《何家公鸡何家猜》《排排坐》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李宏也积极投身于这一事业,她与音乐老师合作,将一些经典的广府童谣改编成适合现代儿童演唱的歌曲。这些歌曲不仅保留了传统童谣的韵味,还加入了现代音乐元素,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传唱。
展望未来: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在李宏和她的团队的努力下,广府童谣正以全新的面貌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这种创新性的传承方式,不仅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更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李宏所说:“传统文化不是陈旧的遗产,而是活生生的文化。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广府童谣的传承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的路。在像李宏这样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承载着岭南文化精髓的童谣,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继续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