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10:39年创新升级,守护“生命热线”
广州110:39年创新升级,守护“生命热线”
1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也是广州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的39岁“生日”。从1986年创立至今,广州110从最初的6名接警员、手工记录,发展成为拥有248人专业团队、日均接警超2万起的“生命热线”,见证了中国公安事业的飞速发展。
从“第一声铃响”到“生命热线”
“还记得第一天值班,我早早做好接警准备,各级领导纷纷来到接处警大厅。”作为广州警队最后一名在岗的第一代接警员,蔺梅回忆起39年前的那个凌晨。1986年1月10日凌晨3时15分,广州一家酒店工作人员报警称店内财物被盗,这成为广州110接到的第一宗报警电话。
当时的接警工作全靠人工操作,6名接警员几乎背下了整个电话本,将每个警务单位的号码铭记于心。而如今,广州110已率先进入计算机时代,实现了智能化接处警。2024年,广州110共受理市民报警746万起,平均接通率提升至96%。
技术创新:5G时代的“智慧警务”
2024年6月,广州110上线5G视频报警方式,这是在已有话务、短信、互联网等报警渠道基础上的又一次重大升级。5G视频报警功能启动以来,共接警3.4万次,其中协助找回失联人员162人,快速处置交通事故1万余起。
与此同时,广州110还建立了警情时空预测机制,动态分析街面警情与地理环境、人流车流等因素的关系,精准预测警情发生风险地点及时段,主动提前部署警力开展巡逻。2024年以来,接处警民警平均到场用时再快1分钟,为民服务“加速度”实实在在再提升。
“一专多能”的接警员
“110接警员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岗位,极富挑战性。”广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法律素养、应急处理、沟通协调、外语接警、心理干预等专业能力是110接警员专业化培训体系的核心内容。
为了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广州110为接警员细化制定了100余类专项警情工作指引。同时,还建立了与铁路、市应急局、市园林局、119、120等38家平台和部门的系统对接和联动方式,2024年以来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处置警情108.2万起,同比上升10.2%。
警民一家亲:警察节里的温暖故事
1月10日上午,广州市公安局举行了庄重的升警旗仪式,300余名干部代表整齐列队,伴随着警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高唱《中国人民警察警歌》。升警旗结束后,全体人员面向警旗,高举右拳,重温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誓词。
在警察节期间,广州警方还组织了警营开放日、警民座谈会等活动,让市民近距离了解警察工作,增进警民关系。同时,广大公安民警始终坚守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第一线,以实际行动庆祝自己的节日。
39年风雨兼程,广州110从“第一声铃响”到“生命热线”,从人工记录到5G智能,从单一报警到多部门联动,始终坚守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的第一线。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广州110将继续用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效能,用专业能力守护万家安宁,用忠诚担当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