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绵竹之战: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战役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31: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绵竹之战: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战役

公元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其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邓艾率领的部队。他没有选择常规路线,而是冒险穿越七百里阴平小道,这条全长265公里的古道,地势险峻,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山间僻径。邓艾的这一决定,最终改变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邓艾的冒险与好运

邓艾率领的三万多人部队,穿越阴平小道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三国志》记载:“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在这一过程中,邓艾部队损失惨重,到达江由时,兵力已不足三五千人。

然而,命运似乎站在邓艾这边。江由守将马邈选择了投降,这让邓艾的部队得以补充给养和战马,重新焕发生机。如果马邈坚守不战,邓艾这三五千人很可能就饿死在江由城下了。

诸葛瞻的致命失误

面对邓艾的进攻,蜀汉后主刘禅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军抵挡。然而,诸葛瞻在关键时刻做出了致命的错误决策。随军的尚书郎黄崇多次建议占据险要地势固守,但诸葛瞻犹豫不决,最终选择与邓艾军硬碰硬。

这一决策直接导致了蜀军的惨败。诸葛瞻父子战死沙场,绵竹失守。这一消息对蜀汉造成了巨大的震动。诸葛瞻在成都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战死让蜀汉军民失去了信心。同时,姜维的主力部队被钟会的十余万大军牵制在剑阁,无法回援。成都城内虽然还有三万守军,但在绵竹失守后,百姓纷纷逃亡,朝中大臣也失去了拥护刘禅的决心。

蜀汉的必然灭亡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谯周劝刘禅投降,刘禅最终选择向邓艾投降。此时,蜀汉的总兵力仍有十万二千人,其中姜维手中有四五万人,其他地方守军两万多人。成都城内也有三万守军,但面对邓艾的几千人,却选择了不战而降,这充分说明了蜀汉内部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绵竹之战之所以成为蜀汉灭亡的关键,不仅在于兵力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摧毁了蜀汉军民的信心。诸葛瞻的战死让蜀汉失去了精神支柱,而邓艾的奇袭成功则让蜀汉人看到了魏军的可怕。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蜀汉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

谁是真正的战略大师?

回顾这场战役,邓艾的成功更多是运气使然。他的冒险精神和军事才能固然值得称赞,但如果没有马邈的投降,这场冒险很可能以失败告终。诸葛瞻虽然军事才能有限,但其忠贞不渝的精神值得称赞。他的决策失误更多是由于蜀汉内部的腐败和混乱,而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

这场战役告诉我们,战争不仅是将领之间的较量,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比拼。蜀汉的灭亡,不是因为邓艾有多强大,而是因为蜀汉内部已经腐朽不堪。正如《三国志》所言:“邓艾灭亡蜀汉,不是邓艾军事能力很厉害,而是蜀汉后主刘禅太昏庸了,没人支持,没人给他卖命了,要不然,邓艾这些人,肯定早就饿死在阴平的深山中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