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价暴跌下的新能源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锂价暴跌下的新能源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4年,锂价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从年初的11万元/吨一路下跌至7.2万元/吨,跌幅超过30%。这场暴跌不仅让上游锂矿企业叫苦不迭,也让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感受到了寒意。锂价暴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场供需失衡又将如何影响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锂价暴跌:供需失衡是主因
锂价暴跌的背后,是供需失衡的加剧。从供给端来看,2024年上半年我国锂盐产量累计折合碳酸锂当量48.9万吨,同比增加34.3%。然而,需求端的增长却未能跟上供给的步伐。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加之储能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导致锂盐库存持续累积。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郑晓强表示:“矿端价格受下游锂盐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同步下跌,但跌幅有所延迟,外采企业目前均保持倒挂。”这表明,锂价下跌已经传导至整个产业链,企业经营压力陡增。
行业洗牌加速,企业积极应对
锂价持续低迷,上游企业的日子尤为艰难。赣锋锂业亏损7.6亿—12.5亿元,天齐锂业更是预计亏损48.8亿—55.3亿元。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风险。
一方面,企业通过套期保值进行风险管理。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都表示正在开展相关业务,以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加快海外布局,寻求更稳定的资源供应。宁德时代在西班牙投资307亿元建设电池工厂,进一步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
技术创新成破局关键
在行业洗牌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比亚迪发布新一代刀片电池,中创新航在储能领域持续领跑,比克电池推出全极耳小型动力电池。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电池的研发步伐正在加快。清陶能源在四川成都启动百亿级固态电池项目,计划建成年产能15GWh的生产线。这预示着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可能比预期来得更早。
未来展望:供需再平衡可期
展望未来,锂价走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随着年末产销旺季的到来,需求有望提升。另一方面,行业洗牌将加速落后产能的退出,有助于改善供需关系。
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固定储能产业由于重大技术突破暂未完成,后期势必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度调整和洗牌过程。如果后续出现高需求或者高预期情况,锂价仍存在上涨可能性。”
对于新能源行业而言,这场锂价暴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加速了行业的优胜劣汰,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从长远来看,这将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