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陈建功故居:一门两院士三代数学家的传奇
绍兴陈建功故居:一门两院士三代数学家的传奇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人民中路354号的一座百年老宅,迎来了新的历史使命——陈建功故居正式入选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这座始建于民国时期的四合院,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一个家族对数学的执着追求。
一门两院士,三代数学家
陈建功,这位被誉为“中国函数论研究的先驱者”的数学家,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开创了先河。他的子女中,多位在数学及相关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罕见的“一门两院士、三代数学家”的学术世家。
陈建功的三子陈翰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控制论与系统科学家。他发现了辨识算法收敛性条件,被国外专著称为“陈氏条件”。陈建功的次子陈翰麟,是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数学领域也有突出贡献。这种学术传承,不仅体现在血缘关系上,更是一种对科学精神的坚守与传递。
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设立,旨在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陈建功故居入选这一基地,正是对其家族科学精神的肯定与传承。
陈建功故居不仅是其家族成员成长的摇篮,更是他们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在这里,陈建功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学术的执着追求,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女。这种精神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家族内部,更通过教育和科研活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
绍兴素有“名士之乡”的美誉,拥有众多名人故居。近年来,绍兴市高度重视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出台了《绍兴市名人故居激活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修缮保养、展陈提升等措施,名人故居已成为绍兴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陈建功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是绍兴名人故居激活计划的典型案例。故居经过修缮后,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建筑风貌,更通过丰富的展陈内容,生动展现了陈建功及其家族的学术成就。如今,这里已成为绍兴古城研学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吸引着大批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启迪当代数学教育
在当今社会,数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正如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所言,中国数学水平相较于美国可能还落后80年。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教育理念和体系的差异。
陈建功及其家族的学术成就,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数学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正如陈建功先生所倡导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陈建功故居入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不仅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一种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数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