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必备:煤气罐安全使用指南
冬季取暖必备:煤气罐安全使用指南
2024年12月12日,辽源市一小区门市房发生疑似燃气爆炸,造成13人住院治疗,其中2人重伤。这起事故再次敲响了冬季煤气罐使用安全的警钟。随着气温下降,家庭取暖需求增加,煤气罐作为常见的取暖工具之一,其安全使用问题不容忽视。
煤气罐安全使用指南
正确使用方法
三关一开:使用完煤气后,要关闭灶具开关、灶前阀和厨房门,同时要记得打开厨房窗户保持通风。
明火面前勿离人:在使用灶具过程中,人不能远离,防止因沸汤溢出或风吹引起灶具熄火引发燃气泄漏。
定期检查胶管:使用专用燃具连接软管,并注意检查,及时修理,防止燃气灶具漏气。
保持通风换气:使用燃气时,要保持与户外的良好通风。如果通风不畅,液化石油气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禁止使用“黑燃气”:为确保燃气用户能得到规范、安全的服务,请到正规燃气企业购买液化石油气,杜绝使用“黑气”。
使用标准燃气具:一定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具,严禁使用红外线灶具。红外线灶具会因燃烧不充分产生有害气体,极易造成室内人员中毒。
及时更换超期使用的燃气具:液化石油气热水器、燃气灶的使用年限为8年,超过此期限,必须及时更换。
做好日常查漏工作:重点检查燃气连接管与灶具、钢瓶连接处,常用方法是涂抹肥皂水,严禁使用明火检查。
日常注意事项
远离易燃物:燃气灶周围不要放置油瓶、酒瓶、调料瓶、塑料薄膜等厨房易燃物。
用火不离人:在使用灶具过程中,人不能远离,防止因沸汤溢出引起灶具熄火,从而引发燃气泄漏。
“丝丝”声要留意:在检查燃气泄漏时,如果听到有轻微的“丝丝”声或者类似声音,一定要留意。
异味明显要警惕:如果发现室内有煤气等异味,应立即将灶具阀关闭,开窗动作应轻缓,以免金属猛烈摩擦产生火花,引发爆炸。
如何检查煤气罐是否漏气
望——查气表:关闭家里的燃气具,在不用气的情况下,如果气表的末位红框内数字走动,则可判断为燃气有泄漏。
闻——闻气味:如果厨房或家里无缘无故有类似臭鸡蛋的味道,可能是有燃气泄漏。如果家里装了燃气泄漏报警器,还可以利用报警器判断是否有燃气泄漏。
问——勤询问:每次出门必自问:“燃气阀关了没?”家人要经常互相提醒,使用燃气时不能离人,做完饭或离开厨房时别忘记关掉燃气灶开关、燃气阀门。
切——涂肥皂水:可以在怀疑有漏气的地方(胶管、接口处、管道、旋塞阀等)抹点肥皂水或者洗涤剂水,如果出现小气泡并不断增多,则表明该部分发生了漏气。
发现煤气泄漏怎么办
立即开窗通风:发现煤气泄漏后,要立即捂住口鼻、切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
不要操作电器和明火:燃气泄漏时,千万不要开启或关闭任何电器设备、接打电话,以免产生火花。
及时报修:发现异味立即打开门窗,并及时拨打燃气公司电话报修。如果发现燃气灶附近有异味,一定要立即开窗,并及时到安全地带拨打电话报警。
撤离现场:发现燃气泄漏后,要尽快撤离现场,并及时通知燃气公司和物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要拨打119报警,不要在燃气泄漏现场拨打接听电话,不要开、关任何电器。
煤气罐爆炸案例警示
物理爆炸:2024年6月,湖北随州11岁女童瑶瑶在做早餐时,因煤气泄漏引发爆燃,导致全身80%的皮肤重度烧伤。瑶瑶妈妈说:“煤气泄漏时她(瑶瑶)不知道,关火后又重新打火,她正好站在那里,火燃起来就对着她的背烧。”
化学爆炸:2024年5月,贵州毕节一老人私自改造闲置煤气罐准备改造成炉子来自用,不料老人在放余气时煤气罐发生了起火爆炸,一瞬间火光冲天,房屋险些被点燃,所幸老人躲避及时没有受伤。
违规操作:2023年6月,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因擅自更换与液化气罐相连接的减压阀,导致液化气快速泄漏引发爆炸,造成31人死亡、7人受伤的特别重大事故。
冬季是煤气罐使用高峰期,也是安全事故高发期。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请务必重视煤气罐的安全使用,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范,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排除隐患。只有时刻保持警觉,才能确保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