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创新:智能监管终端守护液化气安全
铜陵创新:智能监管终端守护液化气安全
安徽省铜陵市在瓶装液化气安全监管方面率先迈出智能化步伐。通过创新应用北斗技术,该市开发出智能监管终端,为液化气钢瓶装上了“智能管家”,实现了从生产、运输到使用的全流程智能化监管。
创新技术:北斗定位实现精准监管
在铜陵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记者见到了这款看似普通却内藏玄机的液化气钢瓶。其特殊之处在于钢瓶上绑着一个公交卡大小的智能监管终端。
“这个终端可不简单,它基于北斗技术,能够实现精准定位和全流程溯源。”铜陵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液化气专项负责人张小龙介绍道。该终端不仅能够实时监测钢瓶位置,还能自动记录充装、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信息,有效解决了传统监管中“人防”不足的问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终端还能智能识别多种违规行为。比如超量使用、跨区配送、非法充装等,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真正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
立体监管:多场景覆盖确保安全
为了实现全方位监管,铜陵市在多个关键环节部署了智能设备。在充气站、换气站等源头场所,以及配送车辆、餐饮商户、企业食堂等使用终端,都安装了智能网关设备。这些设备与燃气公司数据接口实现互联互通,构建起一张立体化的智能监管网络。
实战成效: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去年4月12日中午,铜陵市城市生命线监测中心通过智能监管终端发回的信号,发现义安区临津公园有液化气运入的异常情况。中心迅速通知工作人员现场复核,发现是公园施工工人在自搭棚里生火做饭。监测中心随即通知燃气公司前往处理,及时消除了这一安全隐患。
规模推广:打造可复制的“铜陵模式”
目前,铜陵市已在义安区试点安装了450台智能监管终端和50台网关设备,形成了区域性数据采集和功能验证监管平台。基于试点的成功经验,该市计划进一步扩大应用规模,在全市范围内安装3.5万套智能监管终端,实现市区液化气钢瓶监管的全覆盖。
这一创新举措已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今年3月,铜陵市瓶装液化气安全监管系统成功入选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北斗系统典型应用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