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心!“共享屏幕”和“AI换脸”诈骗来袭

创作时间:
2025-01-22 21:33:2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心!“共享屏幕”和“AI换脸”诈骗来袭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风险提示,警示公众警惕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诈骗手段快速翻新,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其中,"共享屏幕"类诈骗和"AI换脸拟声"类诈骗成为当前最为猖獗的新型诈骗手法。

01

"共享屏幕"诈骗:瞄准学生群体的新套路

近期,南昌警方发布多起"共享屏幕"诈骗案例,受害者被骗金额从几万元到近百万元不等。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对受害者实施精准诈骗。

具体操作手法分为三步:

  1. 伪装身份,获取信任:诈骗分子通过电话或网络聊天工具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以账户异常、涉嫌洗钱、商品质量问题等理由骗取信任。

  2. 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在获取受害者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其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如Zoom、Teams、腾讯会议、QQ、钉钉等。

  3. 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理由要求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屏幕共享开启,受害者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的密码、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都会同步显示到诈骗分子的设备上。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迅速盗取受害者的钱财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02

"AI换脸拟声"诈骗:技术升级让骗局更难辨识

"AI换脸拟声"类诈骗是另一种极具迷惑性的新型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换脸"、"拟声"等技术合成虚假音频、视频或图像,模拟他人声音或形象骗取信任。

具体案例:李某突然接到"好友"打来的视频,对方称需2万元应急。当看到视频聊天中"好友"焦急的样子,又不停的催促,李某立即将2万元转到"好友"指定的账户。事后,李某拨打"好友"的电话才知被骗,原来骗子通过智能AI换脸和拟声技术,伪造成好友与李某视频实施诈骗。

这种诈骗手法具有以下特点:

  1. 技术性强: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合成虚假音频视频,逼真度高,难以辨别。

  2. 针对性强:诈骗分子会通过分析受害者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个人信息,为受害人"量身定制"诈骗"脚本"。

  3. 欺骗性强:通过模拟熟人或权威人士的声音和形象,更容易获取受害者信任。

03

如何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

面对不断升级的诈骗手段,公众应该如何保护自己?以下几点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1. 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来电:特别是自称公检法、银行客服等身份的电话,要保持高度警觉。

  2.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安全设置,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谨慎转账汇款:涉及资金操作时要格外小心,不轻易向陌生人提供的账号转账汇款。

  4. 选择正规平台交易:在购买商品或进行交易时,要选择正规、知名的平台或渠道,并坚持在平台内完成交易。

  5. 及时报警:如发现自己陷入诈骗陷阱导致资金受损,应保存好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交易截屏等有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就能有效避免财产损失。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反诈合力,让诈骗分子无处遁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