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七虎与邓小岚:奉献精神的双面旗帜
钱七虎与邓小岚:奉献精神的双面旗帜
202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钱七虎和邓小岚,分别以科技报国和音乐支教的非凡成就,共同登上了这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他们一个在国防科技领域为国家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一个在大山深处用音乐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以截然不同却又同样伟大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
“为国铸盾”的科技人生
1937年淞沪会战的炮火中,钱七虎出生在江苏昆山的一艘逃难船上。童年的他亲眼目睹了日本兵船进村抢粮、杀害游击队员的惨状,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让他从小就立下了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志向。1954年,作为上海中学优秀毕业生的钱七虎,毅然选择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从此开始了他近60年的防护工程研究生涯。
作为中国防护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钱七虎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从南京长江隧道到港珠澳大桥,从南水北调到西气东输,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不仅为20多个重点设防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作出了重要贡献,还多次在关键时刻力排众议,推动国产盾构机技术的发展。如今,国产盾构机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95%以上的份额,更走出国门,成为世界隧道工程的领跑者。
更令人敬佩的是,钱七虎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名利的心。2018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分文未取,全部捐出用于资助西部地区困难家庭学生上学。在他看来,个人的荣誉和利益远不及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重要。
音乐支教的赤子之心
如果说钱七虎的奉献是在科技领域的“顶天立地”,那么邓小岚的付出则是在教育战线的“润物无声”。这位退休后的邓小岚,选择回到母亲曾经战斗过的河北阜平县马兰村,用音乐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
18年里,她每年自费往返北京和马兰村数十次,用自己并不宽裕的退休金为孩子们购置乐器、翻修校舍。她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唱歌,更组建了马兰小乐队,带领他们走出大山,登上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农村孩子的风采。
邓小岚的奉献是默默无闻却又震撼人心的。她不求名利,不图回报,只是单纯地希望用音乐点亮孩子们的生活。在她的努力下,许多孩子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有的考上了音乐学院,有的成为了音乐教师,将这份爱与希望继续传递下去。
科技与教育:不同领域的奉献之美
钱七虎和邓小岚,一个在科技领域为国铸盾,一个在教育领域用音乐育人,他们的奉献虽然领域不同,却都展现了奉献精神的最高境界——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钱七虎的奉献是宏大叙事的,他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每一次决策都可能影响到千千万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邓小岚的奉献则是细腻入微的,她关注的是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音乐滋润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打开认识世界的大门。
两种奉献方式各有其美,也各有其难。科技领域的奉献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人的智慧,更需要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的勇气。而教育领域的奉献则需要无尽的耐心和爱心,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坚守初心。
启示与思考
钱七虎和邓小岚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奉献精神在不同领域的生动实践。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奉献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奉献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动,而是持之以恒的坚守;奉献不是为了获取什么,而是源于对国家、对人民最纯粹的爱。
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他们的故事无疑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或许我们无法像他们那样做出惊天动地的成就,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以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无论是科技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普通员工,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愿意为他人付出,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
钱七虎与邓小岚,这两位“感动中国”人物,用他们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奉献,不在于你做了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在于你是否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中,是否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到了最大的努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