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礼华:用教育创新点亮乡村学校的希望
邓礼华:用教育创新点亮乡村学校的希望
在广东省揭西县金和镇仙坡小学,一位支教老师的到来,为这所乡村学校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他就是邓礼华,一位充满教育热情和创新精神的支教老师。自从来到仙坡小学,邓礼华就致力于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他的努力不仅改变了学校的面貌,更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
规范升旗仪式,培养爱国情怀
刚到仙坡小学时,邓礼华发现学校的升旗仪式不够规范,缺乏应有的庄严感。他深知升旗仪式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于是决定从这一环节入手,进行改革。
他首先选拔了责任心强、表现优秀的学生担任旗手和主持人,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从国旗的折叠方式到升旗时的礼仪,从主持词的撰写到现场指挥,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逐渐掌握了升旗仪式的要领,升旗仪式也变得越来越规范。
每次升旗仪式后,邓礼华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国旗下的讲话,主题涵盖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多个方面。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升旗仪式的内容,更让学生们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
打造书香校园,点燃阅读热情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邓礼华积极为学校添置书柜,并多方联系,争取到了原学校捐赠的800多本图书。这些书籍涵盖了文学、科学、历史等多个领域,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藏书。
有了书籍,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了邓礼华思考的下一个问题。他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好书推荐会”、“阅读分享会”等,让学生们在交流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他还定期举办“阅读之星”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开发特色课程,促进全面发展
邓礼华深知,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仅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他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
他利用学校的空地,带领学生开展种花、养花等劳动教育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了植物生长的知识,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
为了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邓礼华规范了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他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学校有一片足球场,但之前利用率不高。邓礼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设趣味足球课程。他亲自上阵,教学生们基本的足球技巧,并组织小型比赛,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快乐。他还特别注重发掘有潜力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地制宜,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邓礼华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他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的特点,设计了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
在语文教学中,他结合农村生活实际,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经常组织演讲比赛、故事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科学课上,他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自然资源,带领学生开展户外探究活动。通过观察昆虫、认识植物、探索自然现象,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收获与展望
邓礼华的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更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显著提升。
一位家长感慨地说:“自从邓老师来了以后,学校的变化太大了!孩子们不仅学习更有劲头了,还学会了种花、踢足球,变得更有自信了。”
面对这些变化,邓礼华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未来,邓礼华计划继续深化学校的特色课程建设,探索更多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他还希望能在学校建立一个小型的科技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现代科技的机会。
邓礼华用他的实际行动,为仙坡小学的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也为农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故事,正是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