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天麻三七泡酒,缓解手脚麻木的中医良方
杜仲天麻三七泡酒,缓解手脚麻木的中医良方
手脚麻木是许多中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神经病变、血液循环不良、颈椎病等。在中医理论中,手脚麻木多与气血不足、经络不通有关。近年来,一种由杜仲、天麻、三七组成的泡酒方剂在民间广为流传,被认为是对缓解手脚麻木的有效方法。
三种药材的药理作用
杜仲
杜仲,又名思仲、思仙、木绵,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到:“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思仲、思仙,皆由此义。其皮中有银丝如绵,故曰木绵。其子名逐折,与厚朴子同名。” “得道”这里意指延年益寿,长生世间,从其得名来看,杜仲的滋补强健作用十分了得,这也应证了《神农本草经》所载的“久服轻身耐老”的功效。
杜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书中描述杜仲:“味辛平。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思仙。生山谷。”
《名医别录》中描述杜仲:“味甘,温,无毒,主治脚中酸疼痛,不欲践地,一名思仲,一名木绵,生上虞及上党汉中,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皮,阴干。”
《药性论》:“治肾冷臀腰痛,腰病人虚而身强直,风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本草正》:“止小水梦遗,暖子宫,安胎气。”
《本草经疏》:杜仲“强志者,肾藏志,益肾故也。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者,祛肾家之湿热也。益肾补肝,则精血自足,其主补中者,肝肾在下,脏中之阴也,阴足则中亦补矣。”
其他古籍著作如《本草汇言》、《药鉴》、《雷公炮制药性解》等,均对杜仲的药性、功效进行了记载和补充,进一步丰富了杜仲的药用知识。
杜仲为何被称为“中国树”
杜仲植物为落叶乔木,高达20米。早在两百万年前,杜仲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第四纪冰期来临后,欧洲及其他地区的杜仲和同科属植物相继消失,只有中国中部的杜仲存活下来,现杜仲科杜仲属只有杜仲这一种落叶乔木,是中国特有的孑遗植物树种,所以有人将杜仲称为中国树。杜仲的产地遍布中国多个省份,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云南、贵州、甘肃、安徽、江西、广西及浙江等省区都有广泛种植,中国占有全球95%以上的杜仲资源。
杜仲是我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作为一种木本油料树种,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是有可能发展成为解决我国橡胶资源匮乏、降低橡胶对外依存度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也是维护生态安全、增加碳汇、木材储备、实现绿色养殖、极具发展潜力的重要树种。
杜仲的主产地
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种植的杜仲在品质上可能有所差异,杜仲的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气候、种植技术等,因此各地出产的杜仲都有其独特的品质和特点。
杜仲的主产地有:
慈利杜仲
湖南省张家界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现今成为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产地,被誉为“杜仲之乡”。位于张家界东部的慈利县建县历史悠久,自古素有“银澧金慈”之称,是杜仲主要产地之一,有上千年的杜仲栽培历史,群众基础深厚、种植经验丰富,也是国内杜仲产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慈利杜仲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产出品质好,因此慈利县被授予了“中国杜仲之乡”、“杜仲名县”等荣誉称号。2014年,湖南省提出培育 “湘九味”标志性品牌药材,将杜仲纳入了该重点培育名单之中,可见湖南慈利是杜仲的优质产地。
略阳杜仲
此外,陕西省南部的略阳县也被认为是杜仲的原产地、适生区。由于略阳县地处秦巴山区,地理交通欠发达,反而使许多物种资源受到了较好地保护,杜仲也是其一。略阳杜仲成品呈平板状,断面银白色胶丝致密,内皮色泽鲜亮,有效药物成分含量高。2008年12月1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略阳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襄阳杜仲
湖北省襄阳市有两千多年的杜仲种植历史,所产杜仲皮外表棕褐,内表暗紫,光滑质脆,断面胶丝丰富,药用价值高。2015年4月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襄阳杜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此外,江苏省的国家级林业基地也种植有大量人工培育的杜仲,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杜仲资源。
性状特征
杜仲药材呈板片状或两边稍向内卷,大小不一,厚3~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或纵裂槽纹,有的树皮较薄,未去粗皮,可见明显的皮孔。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气微,味稍苦。
杜仲的伪品
杜仲原植物的自然生长周期较长,能够提供的药用部位有限,杜仲饮片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杜仲的市场价格较高,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会选择用其他中草药来掺假或伪造杜仲饮片来降低成本。
杜仲伪品种类繁多,这些伪品通常在外形上与正品杜仲相似,普通消费者缺乏专业的鉴别知识,使得掺假行为更加难以被发现。
杜仲藤:
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的树皮,外形筒状或槽状,厚1-2.5mm。栓皮灰黄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刮去栓皮显红棕色,较平坦。内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细纵纹。质硬脆,折断面有白色的胶丝,稍有弹性。气微,味微苦、涩。
红杜仲藤:
为夹竹桃科植物红杜仲藤的干燥茎皮和根皮。外形呈卷筒或块状,厚1-3mm。外表面粗糙,呈紫褐色或黑褐色,点状皮孔,有皱纹及横向细裂纹;刮去栓皮呈紫红色或红褐色,内表面紫红褐色,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胶丝相连,密集且富有弹性。
天麻
天麻,又名赤箭、定风草、离母、鬼督邮、神草、独摇芝、自动草、水洋芋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入药用,性平,味甘。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风湿痹痛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天麻还具有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抗衰老、抗炎、降血压等作用。
三七
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山漆、参三七等,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其根部入药,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三七还具有抗血栓、抗心肌缺血、降血脂、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配方原理与功效
从中医理论来看,这个配方的配伍原理是:
- 杜仲补肾助阳,强筋骨,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
- 天麻平肝潜阳,止痛,改善因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
- 三七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麻木症状的缓解
三药合用,可以达到补肾、平肝、活血的多重效果,对于肾虚兼有血瘀的手脚麻木可能有较好的疗效。
泡酒方法
- 材料准备:杜仲、天麻、三七各适量(一般建议比例为1:1:1)
- 处理方法:将药材洗净,晾干,切成薄片或小块
- 泡制比例:药材总量100克,加入2千克高度白酒
- 泡制时间:密封保存,浸泡至少两周以上
- 服用方法:每日饮用一小杯(约30-50毫升),饭后服用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与禁忌
- 孕妇禁用:因为三七有活血作用,可能引起流产
- 酒精过敏者禁用
- 高血压患者慎用:因为杜仲和天麻都有升压作用
-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 服用期间避免与辛辣、油腻食物同食
结语
虽然这个配方在民间广为流传,且从理论上讲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其实际效果因人而异。在使用前,最好先咨询中医师,确保安全性和适用性。同时,手脚麻木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