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晋升5A级景区:一个古村的文化复兴之路
篁岭晋升5A级景区:一个古村的文化复兴之路
近日,婺源篁岭景区正式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成为全国339家5A级景区之一。这个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的古村落,以其独特的“晒秋”文化和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篁岭“晒秋”:从农事传统到文化符号
篁岭村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这个坐落在石耳山上的古村落,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孕育出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晒秋”。由于地势崎岖,可用平地稀少,村民们便在自家屋顶木架上晾晒农作物,久而久之,这便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每年立秋过后,篁岭便进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家家户户在屋顶晒架上铺满了红辣椒、黄玉米、白稻谷等农作物,五彩斑斓的丰收景象与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2014年,篁岭大妈用500斤辣椒等农作物“晒”出一面特大型“国旗”,登上《人民日报》头版,让“晒秋”文化名扬四海。
2015年起,篁岭开始将“晒秋”作为文旅品牌的重要元素进行打造,每年立秋都会举办晒秋文化节。如今,“晒秋”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事活动,更成为一种文化表达和艺术创作方式。村民们会用农作物拼出各种图案,如“晒秋”字样、祝福语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从凋敝古村到5A景区的蝶变
2009年是篁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当地政府启动了篁岭整体搬迁和保护性开发项目。通过“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的模式,村民们搬进了山下的新住宅,而村集体土地则通过招拍挂方式引入企业进行旅游开发。
在保护性开发过程中,篁岭坚持“保环境、屋上山、貌还原”的原则,对120栋原址民居进行修旧如旧,同时异地搬迁保护了20余座徽派古宅。这种保护性开发不仅保留了古村的原始风貌,还为村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如今,许多村民选择在景区就业或自营农家乐、民宿,收入显著增加。
为了提升景区品质,篁岭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解决了一直困扰古村的缺水、内涝等问题。同时,景区还开发了多项体验项目,如晒秋体验、非遗展示等,丰富了游客的游览内容。
符合5A标准的高品质景区
篁岭能够成功晋升5A级景区,离不开其在服务质量、景观质量、游客满意度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景区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还提供了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包括便捷的交通、舒适的住宿、丰富的餐饮选择等。
篁岭景区年接待游客量已超过60万人次,其中不乏境外游客。景区内各类服务设施完备,游客满意度持续提升。同时,篁岭还注重生态保护,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篁岭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它证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可以完美融合,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如今的篁岭,不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更是一张展示中国乡村文化魅力的亮丽名片。随着5A级景区品牌的加持,篁岭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