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镁渣变废为宝,环保新趋势
金属镁渣变废为宝,环保新趋势
随着金属镁生产的快速发展,如何处理产生的大量镁渣成为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镁渣是金属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镁和氧化钙,还含有少量的硅、铝等元素。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这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资源循环利用理念的推广,镁渣的处理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
创新技术引领镁渣处理新趋势
超溶镁分离技术实现高效回收
针对镁渣中镁元素含量低(8-10%)、钙镁分离难的问题,国内企业研发出超溶镁分离专有设备。这项技术首次攻克了含镁10%以下钙镁渣的镁分离难题,可实现镁元素95%以上的回收率,产出达到一等品标准的高端碱式碳酸镁产品。目前,该设备已完成小试、中试及样机生产,首批设备已在包头示范线开始应用。
CCUS技术推动绿色转型
在陕西榆林,天龙镁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在建设年产50万吨的镁渣综合利用负碳项目。该项目采用新型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通过“再生资源+CO₂”的方式,直接吸收工业尾气中的CO₂,生产大理石、墙砖、地板砖等下游产品。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处理镁渣固废40万吨以上,减排CO₂ 10万吨,生产负碳科技产品约300万吨。
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
以天龙镁业项目为例,过去每年产出镁渣近20万吨,仅镁渣填埋每吨就需要20元,一年需要投入400万元。而通过镁渣综合利用负碳项目,不仅省去了处理费用,还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89亿元、年均净利润0.53亿元、利税0.88亿元。
政策支持助推行业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镁产业的绿色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中,镁基固态储氢技术被列入。国务院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合理布局镁行业新增产能,推广竖式还原炼镁等先进技术。陕西省、安徽省等地也相继出台专项配套政策,推动镁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镁渣的环保处理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镁渣处理已经从单纯的废弃物处置转变为资源循环利用的新产业。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双赢。
金属镁渣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工业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曾经的工业废料正在变成宝贵的资源,这不仅为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其他行业的环保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